吉林借長吉圖東風打造國際級化工產業基地
2010-7-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碳纖維 精細化工
吉林市是我國化學工業的搖籃,素有“化工城”之稱,在長吉圖區域規劃中,吉林市與長春市一道作為腹地支撐,將在東北振興和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的帶動作用。借著長吉圖區域規劃的東風,吉林市這座東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將煥發出新的活力,一個新的化工產業發展載體――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正在迅速崛起,帶動“化工城”實現新的跨越。
古老“化工城”開始“第二次創業”
提起吉林市的工業,首先會想到的是化學工業。吉化公司(現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在我國化工行業具有重要地位。國家“一五”期間,在吉林市以“三大化”(染料廠、化肥廠、電石廠)為依托組建了新中國第一個化工基地,這一基地于1954年開工建設,1957年正式建成投產。50多年來,作為中國化學工業的長子,吉化公司先后為全國各地輸送人才5萬多人,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270億元,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項,轉讓技術36項,為中國化學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此次國家批準的長吉圖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石化產業基地。支持中石油吉化公司積極推進石化產業向原料多元化、產品精深化、產業延伸化發展,建設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突出發展基礎化工、化工新材料、配套化學品、化纖紡織、生物化工、天然氣化工六大產業,推進吉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建設。
2008年10月,省政府批準成立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賦予園區省級開發區管理權限,享受省級開發區各項政策。園區規劃面積59.8平方公里,旨在發揮吉林市化工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鏈合理延伸和有機結合,形成具有規模效應的化工產業集群,最終成為帶動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石化及關聯產業發展,影響全國,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化工基地。
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成為吉林市化學工業發展的新陣地和新載體,用吉林市化工人的話說,吉林市將從這里開始化工產業的“第二次創業”。
目前,吉林市的化工產業主要都集中在園區內,園區擁有化工企業238戶,包括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等在國內同行業占有重要位置的大型企業集團。已經形成了煉油乙烯、乙烯下游、丙烯下游、芳烴下游、乙烯副產利用、化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等八大產業鏈。年原油加工能力7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85萬噸、主要煉化產品115種。豐富的化工原料為產業接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作為園區內龍頭企業,吉林石化公司有主要裝置60余套,其中有16套裝置生產規模位居全國前三名,其中乙丙橡膠、丙烯腈、甲基丙烯酯甲酯等9套裝置生產能力位居全國首位;吉林化纖集團的主導產品有粘膠短纖維、腈綸纖維、化纖漿粕等六大系列450個品種,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5萬噸。
助推長吉圖區域開發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吉林市以化工循環園區為基地開啟的化工產業新發展,對長吉圖區域開發、松花江流域保護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增強吉林市腹地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在長吉圖戰略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提高長吉圖區域城鎮化水平,繼續鞏固長春和吉林兩個特大城市核心地位。強化長吉直接腹地支撐能力,打造‘長東北’新區和吉林北部工業新區”。建設吉林化工園區,有利于發揮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項目的龍頭作用,延伸和完善產業鏈,統籌項目布局,集中建設基礎設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有利于將吉林市建設成為東北地區資源要素集聚高地和物流樞紐中心,發揮吉林市參與大圖們江區域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帶動作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