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5位總裁面對面
輕松愉悅的早餐會結束后,一條龍式的采訪活動正式開始,從上游的勘探開采到下游的煉制銷售,從公司戰略到化工業務,再到新能源,道達爾的5位總裁逐一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首先見到的是道達爾集團戰略及業務咨詢部高級副總裁讓·雅克布斯·馬斯科尼。馬斯科尼告訴記者,由于中東等易于開采的原油會不斷減少,公司未來會更加重視開采難度較大的領域,比如水深在1500米以上的深海油田和油砂項目。目前道達爾在美國、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地都有已投產的深海油田項目,此外道達爾在非洲還有4個處在計劃投產或調研階段的深水項目,其中位于安哥拉32區塊的項目水深超過了2000米,“道達爾需要在這些未來的增產區提前確立長期地位”。離開會議室前,馬斯科尼突然冒出一句:“不要問我任何有關法國隊和多梅內克的問題”,原來當天法國男足國家隊在世界杯期間集體罷訓惹得法國人鬧心不已,雖是一句玩笑話,卻讓記者在緊張的采訪中感到一絲輕松。
緊接著,道達爾化工部總裁康納斯向記者介紹了道達爾化工業務布局和發展戰略。與龐大的上游業務相比,道達爾的化工業務在集團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分為基礎化工(石化和化肥)和特種化工(橡膠加工、樹脂、粘膠劑和電鍍)兩部分,但就市場份額看,道達爾化工業務能夠擠進全球前十,2009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50億歐元。康納斯認為未來全球對于塑料等化工產品的需求有一半會來自亞洲,并透露“會在中國推動幾個煤制烯烴項目,目前道達爾設在比利時的費盧依研究中心正在研發與之相關的最新技術”。
午餐后,道達爾集團勘探與生產部總裁戴可瑞繼續與記者交流。戴可瑞不無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了道達爾的全球化上游業務分布,“目前道達爾在全球40多個國家進行勘探開采活動,油氣生產遍及30多個國家,從英國到安哥拉,再到越南和中國,都能看到道達爾的身影”。2009年,道達爾的日均產能為228.1萬桶油當量(其中39%是天然氣,61%為石油)。戴可瑞向記者透露,今年道達爾在上游的資本支出預算高達140億美元,計劃啟動5個新項目,其中包括難度比較大的重油和深海項目,同時道達爾將繼續關注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如通過新技術減少伴生氣燃燒、降低水的使用和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以保護環境等。
之后記者再次見到了曾在中國對其專訪的道達爾天然氣、電力和新能源部總裁博書。博書向記者們重申了道達爾對未來的預測:2030年之前,碳氫能源還會是主流,全球75%的能源供應仍將依靠化石能源,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比重為25%,但后者將成為前者的有益補充,“道達爾正在主動拓展新能源業務,我們選擇了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和清潔煤,在整個集團的研發投入中,新能源占到了20%,每年大約為9億美元”。博書還重點談到了道達爾的LNG戰略,從世界范圍看,由于天然氣的產地遠離消費市場,所以必須建立更多的LNG設施。道達爾目前擁有9座已投產或在建的LNG工廠,已經是世界第二大LNG運營商。
最后,道達爾煉制與銷售部總裁貝內吉特向記者們介紹了道達爾的下游業務開展情況。道達爾是西歐最大的煉油商和銷售商,也是非洲市場的最大銷售商,在全球130多個國家開展煉油與銷售業務,在70多個國家擁有零售網絡,擁有16299座加油站。但貝內吉特也坦言,目前歐洲市場油品需求已進入下滑階段,亞太地區將成為道達爾最重要的市場。道達爾一直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本尼茲特認為這就像釣魚,“你不知什么時候能夠釣上,釣到魚之前你也無法知道會是多大的魚”,潛臺詞很清楚:道達爾一直會耐心地等待,直到它釣到那條魚。
一天的采訪活動緊張而有序,有遺憾卻又飽含收獲。晚上7點,大家收拾好行李,在疲倦和些許興奮中趕往巴黎火車北站,前往此次訪問活動的第二站——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