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6月1日開始實施后,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在外包裝上注明。這樣一來,以往隱身于“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增稠劑”等籠統說法背后的各種添加劑統統浮出水面。這雖能讓消費者知道其成分,但是新包裝上動輒五六種、甚至是10種以上的添加劑嚇壞了消費者。
每天吃進幾十種食品添加劑
6月30日,記者在超市的食品柜臺看到,大多數食品都標明了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少則四五種,多則十多種,記者拿起一包蛋黃派數了一下,食品添加劑總共有14種,如麥芽糖醇、山梨糖醇、增稠劑、膨松劑等。在奶制品柜臺,上架的多是生產日期在6月份的產品。記者隨意拿起一袋核桃奶一看,配料表的成分只有4種,而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卻高達9種,占了包裝袋好幾行的位置。記者又拿起一根火腿腸數了一下,食品添加劑有10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每天都會吃掉幾十種添加劑呢。”正在省會某超市選購食品的單身白領小王對記者說,她早餐通常喝牛奶吃面包,中午經常用方便面加火腿腸“對付”。為了提神,她每天還會喝一到兩杯速溶咖啡或奶茶,口香糖和其他的餅干、糖果等小零食也常備?墒撬弥洺J秤玫脑绮湍套屑氁粩,里面的添加劑竟多達10種!而她經常吃的速食面、火腿腸、奶茶的添加劑起碼也各含七八種,更讓她想不到的是,她每天不離口的一款口香糖竟含了13種食品添加劑!“不算其他的,光是這簡單的幾樣加起來,我每天吃進肚子里的添加劑就有三四十種,真是不敢想象長期這樣吃對身體會產生哪些副作用!”小王擔憂地對記者說。“乳酸、檸檬酸鈉、果膠、黃原膠、海藻酸丙二醇酯、瓜爾膠、阿斯巴甜……”正在為孩子選購乳制品的陳大姐對記者說,常喝的一種乳制品最近換了新包裝,仔細看嚇了一跳,一小盒飲料竟然含有10種食品添加劑!一連串陌生的化學名詞,真讓人擔心,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些什么東西?食用后對孩子身體有沒有害處?
在省會超市,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多數市民對維生素、食用香精、檸檬酸、β-胡蘿卜素、色素等添加劑有一定的認識,但對類似六偏磷酸鈉、乳化硅油、果膠這類添加劑普遍缺乏相關知識。
專家稱別對食品添加劑太敏感
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繞開的彎道。添加劑是不是有害物質?針對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存在的疑慮,記者采訪了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分析營養系的副教授田益玲。
“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只要生產者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是不會有害的。”田益玲告訴記者,幾乎所有的工業加工食品都需要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對于提高食品質量、改善色香味和口感,保障食品安全和防腐,改進食品工藝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平時食用的醬油里面就含有防腐劑,如果不加入防腐劑,醬油3天就會長毛變質了,防腐劑的合理使用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恰恰是能夠防止因食品腐敗給人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有些食品包裝上標注不含防腐劑是迷惑消費者。”田益玲說,比如方便面經過油炸之后不需要使用防腐劑了,但是需要加入抗氧化劑,消費者看到包裝上標注“不含防腐劑”的字樣以為食品沒有添加劑,其實不是的。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批準2500余種食品添加劑,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大體分為22大類,如增稠劑、乳化劑、著色劑、甜味劑、防腐劑、膨松劑等,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的品質,增加色、香、味及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保存時間等。
“有些消費者談‘添加劑’色變,其實沒有必要。”田益玲表示,目前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只要食品企業遵循《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在生產過程中按照國標《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的限量范圍內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那消費者購買的食品就是安全的,所以市民對此不用太擔心。她建議消費者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比如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標注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QS標識及產品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