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絲業務延續其長期的下跌態勢。2008年1月,維奧地利 Glanzstoff 的火災進一步惡化了這一局面。這家公司生產 10,500 噸工業紗,和 1,000 噸紡織紗線。由于技術和不可行的經濟形勢,Glanzstoff 集團決定于2008年底停止其St. Plten 工廠的生產。需求平淡也迫使印度世紀紡織實業公司(Century Textiles & Industries Ltd.)在2009年2月底暫停粘膠絲生產。Enka 集團也計劃關閉其位于德國 Elsterberg 的紡織粘膠絲生產,這家工廠在 1909 年建立,在2009年6月底關閉,原因是訂單減少 20% 以上。
雖然非織造布、紡織品以及阻燃產品對粘膠短纖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但粘膠短纖受到產能過剩的負面影響,自2006年9月以來,粘膠短纖與聚酯短纖之間的價格差距越來越不利。
2008年粘膠短纖維和長絲產量減少 13%。當年增加了 86,000 噸產能,其中大部分是短纖。長絲產能僅僅增加 30,000 噸。短纖產量減少 13%,而長絲產量減少 9%。
中國粘膠短纖產量減少 13%,粘膠長絲產量減少 6%。但是,消費量下降速度更快,粘膠纖維消費量減少 14%,粘膠長絲消費量下降 23%。當年,中國出口 154,000 噸粘膠纖維,幾乎占全球貿易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