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8月12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周清樹)連續多日來,網上流傳一份《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新聞報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詞匯表》(以下簡稱《詞匯表》)。引語中稱,制定此《詞匯表》是供新聞發布之用,為了“正確引導輿論”。
《詞匯表》中對涉及“集團公司領導活動”、公司“經營狀況”等九個部分的新聞報道中慎用的詞匯和應用詞匯進行了歸納總結。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子公司工作人員稱對這份《詞匯表》有印象,“中石油發的”。獵奇的網友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組團圍觀。”
《詞匯表》涉及上百個慎用詞匯
《詞匯表》引言中說明,制定這份《詞匯表》是“為進一步規范新聞發布和公文稿件用語,正確引導輿論,更好地服務于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供新聞發布之用。”
《詞匯表》全文近3000字,對涉及“集團公司領導活動”、“人事勞資和薪酬”、“安全環保、穩定與法律糾紛”等九個部分的新聞報道中慎用詞匯和應用詞匯進行了歸納總結。涉及上百個詞匯。
這份《詞匯表》的詳細程度可以用“咬文嚼字”來形容,如《詞匯表》中“集團公司領導活動”一項中寫到:報道公司集團公司領導出席各類慶典、會議等活動時,不使用“親自”、“蒞臨”、“光臨”等詞匯,應使用“出席”、“參加”等;集團公司領導到基層調研、檢查工作,不使用“考察”、“視察”等詞匯,應使用“慰問”、“調研”、“檢查”等。
“經營狀況”一項中寫到:報道集團公司經營業績時,不使用“壟斷”、“暴利”、“豪門”、“大腕”、“衰退”等詞匯,慎用“拐點”、“借債”、“下滑”、“舉債”、“虧損”等詞匯。
中石油子公司工作人員對《詞匯表》有印象
瀟湘晨報記者查詢到,吉林夢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網站“部室公告”欄目,曾在2008年12月29日由經理辦公室發布一條通知,通知標題為《關于轉發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新聞報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詞匯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正文內容為:“為了進一步規范新聞發布和公文稿件用語,根據集團公司相關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新聞報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詞匯表》,供新聞發布之用。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點擊數顯示為327次。
據吉林夢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網站介紹,該公司為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而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是隸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昨日下午,吉林夢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官網管理的技術部李小姐向瀟湘晨報記者確認了這一關系。她說,公司隸屬東北煉化,東北煉化隸屬中石油,“我們是隸屬中石油的企業”。
李小姐隨后搜到了這個《詞匯表》,告訴記者這是2007年發的文件,“中石油發的。”后來又說確切時間是否是2007年已記不清楚了,但這個文件肯定是有,“就是規范用語、就是在公開文件上應該用啥不應該用啥”。李說她在2000年就來了公司,她對這個規定有印象。
子公司官網或有漏洞
期間,瀟湘晨報記者告訴李小姐是在吉林夢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官網“部室公告”欄目看到的公司《通知》,李小姐非常疑惑,“部室公告是不對外的,你們怎么會知道這個?這都是我們內部會員用的東西。”李小姐說,會員是指公司內部人員,“部室公告”欄目只有內部人才可以查看。
記者隨后發現,李小姐所在公司官網“部室公告”欄目確實屬于“會員中心”,只有在官網首頁在“會員中心”欄目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才能進入“部室公告”。而從外網也只有點擊這條《通知》內容才可以進入“部室公告”欄目,通過此途徑進入“部室公告”后,可以看到吉林夢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從2007年5月11日至2010年8月10日大量內部通知。
中石油表示是否發布過《詞匯表》還需確認
昨日下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宣傳工作處(新聞工作辦公室)李生如(音)先生在記錄記者問題后表示,這個《詞匯表》是否是中石油發布還需確認,“我們有一個程序,要找相關的業務部門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先生要求記者將《詞匯表》鏈接及采訪內容發到個人郵箱,截止記者發稿前,中石油方面尚未對采訪內容給予回復。
這份《詞匯表》具體是哪天出現在網上的已無從考證,谷歌輸入《詞匯表》全稱,顯示有近2000篇相關網頁,同時,《詞匯表》還在微博等網絡社區迅速傳播。
對于獵奇的網友來說,《詞匯表》這種表達和規定頗具吸引力,在轉發或跟帖時均流露出“激動”的情緒,“竊笑”的表情。
網友表示,原來企業新聞報道中的詞匯使用這么有講究,也擔心這種表達是否會使得新聞報道成為八股文。也有網友表示,鑒于《詞匯表》以電子檔形式出現在網絡上,其真假有待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