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國內光伏巨頭中國尚德太陽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電力),在公布自己第二季度財報的同時透露,將在今后調整自己的發(fā)展路線,將停止非晶硅薄膜的生產。
尚德電力產品生產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和最近的晶硅價格上漲有關。不過業(yè)內人士表示,現在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fā)展遇到一定的瓶頸。
晶硅火爆所致?
尚德電力在公告中表示,正在重組其上海的工廠并將重點放在生產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作為重組業(yè)務的一個部分,尚德電力已經停止了非晶硅薄膜的生產線。
實際上,非晶硅薄膜的停產早在今年6月就已經凸顯苗頭,當時尚德電力在上海的千兆瓦基地啟動,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就對外表示:“由于近1年多以來,晶硅價格大幅回歸理性價位,薄膜電池經濟性就凸顯不足,大規(guī)模生產的計劃將延期,目前仍然在研發(fā)改進中。”
尚德電力同時預計由于薄膜生產線關閉,將給第二季度帶來5000萬到5500萬美元的非現金虧損。
“公司今后雖然停止薄膜的生產,但是將依舊在研發(fā)上加大投入,以便提高薄膜的轉換率。”尚德電力產品生產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目前我們的晶體硅的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截至明年上半年的一些產能都已經預定出去了,所以我們目前大部分的精力都會投入到晶體硅上面。”
據公開數據,今年1到6月,光伏電池已環(huán)比去年年底提價了10%到20%。6月28日,行業(yè)權威分析機構Solarbuzz發(fā)布報告,預計今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5.2GW,而相比于2009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7.5GW,增長幅度超過100%。
到今年10月,德國政府對太陽能光伏電站的補貼額度會下降16%至17%,許多中國光伏電池廠商趁機大量出口,硅片、多晶硅的產量也被很快帶動,推動了晶硅價格的上升。
薄膜電池前景堪憂?
實際上不僅僅是尚德電力,跨國公司也有著這樣的打算。
近日,三洋曾宣布暫緩該公司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計劃,公司對外表示:“自從三洋太陽能公司由三洋電器和日本石油公司在2009年1月23日聯合成立以來,光伏市場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光伏電廠中與薄膜電池競爭的主要競爭對手晶硅電池由于原材料成本降低而成品價格直線下降,這大大削弱了薄膜電池的競爭優(yōu)勢。”
國內另外一家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廠家江蘇百世德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發(fā)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還是產品認知度的問題。”公司市場銷售經理吳煒坦言,“公司目前的主要市場在國外,而跟傳統的晶體硅相比,薄膜市場是一個起步,還處于培養(yǎng)的階段。”
不過他同時指出:“基于公司對未來薄膜電池市場的看好,公司會繼續(xù)擴大產能,拓展薄膜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