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原料:需求減少調整在所難免
2010-8-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原料 塑料制品 乙烯
——匯改與出口退稅取消對化工市場的影響
我國塑料原料對進口市場有著很大的依存度,而塑料制品卻大量出口,人民幣匯率改革與出口退稅調整對塑料市場上游原料生產企業、中間貿易商及終端用戶企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短期而言,塑料制品企業出口將面臨一定壓力,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以出口為主的塑料加工企業受沖擊較大,由于經營成本高而造成訂單大幅減少,對塑料原料的需求量亦大幅下降,塑料行業將面臨一場新的革命。
從上游原料市場看,人民幣匯率改革對以進口原料為主的現貨市場影響較大。素有“北有余姚,南有樟木頭”之稱的樟木頭塑料原料市場是華南地區成立最早的塑料原料市場。樟木頭市場負責人蔡先光告訴記者,該市場年銷售量超過300萬噸,進口原料占比為60%,人民幣匯率改革對這個傳統的現貨市場,特別是進口原料依存度較高的塑料原料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記者在汕頭奇亨貿易公司調查中發現,塑料原料貿易商的利潤非常低,而匯率的變動一直是影響進口塑料原料盈利的主要因素。多數貿易商目前樂于以美元結算訂購遠期期貨,賭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這助長了行業內的炒作之風,也埋下了極大的經營風險。
國內塑料原料生產企業目前采取的出廠報價政策以成本和庫存壓力為考量,通過減產或停產控制原料的供應量,從而控制著價格,貿易商處于被動的局面。而匯改之后,很多塑料原料貿易商認為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直接導致進口原料猛增,反過來也對國產原料造成一定的沖擊。迫于銷售的壓力,今年上半年的國產原料價格下降幅度很大,部分產品回落了40%,銷售不暢。目前樟木頭國產料的貿易商均處于虧損狀態。華南地區專業提供原料倉儲服務的深圳普拉司倉貯公司林生表示,該公司目前位于樟木頭市場的倉庫總庫存依然偏高,受需求減少影響,日均吞吐量較2009年同期減少1000噸左右。
而以國產料為主的珠三角電子交易市場,因為交收的品種中進口料相對較少,因此受匯改直接影響比較小。但行業分析師雷未提醒,人民幣匯改導致的升值預期會使熱錢流入增加,進而增加中遠期電子交易現貨市場的炒作氛圍。在匯率波動的情況下,下游制品企業控制成本和上游生產企業鎖定利潤的動力會更大,反而會促進盤面的交易。
大連商品交易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正積極引導塑料企業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做好當前的市場搏弈。由大商所主辦的廣東地區重點塑料企業期貨沙龍日前在廣州舉行。廣東塑料工業協會會長符岸在會上表示,廣東是我國塑料工業大省,塑料制品總產量占全國的23%~24%,總產量和出口量均為全國首位。盡管塑料期貨上市已有3年,但目前廣東地區仍有大量的中小型塑料企業對期貨市場功能作用認識不足,期貨工具參與利用不甚積極,這與現貨結構和產業成熟度有關。
來自佛山樂從塑料市場的大型貿易商張宇呼吁,“面對塑料原料價格的大幅波動,我們貿易商迫切需要塑料期貨來管理風險。”這一觀點得到與會代表的普遍響應。
大商所分析師也表示,企業要采取靈活的結算方式和有效的金融工具,比如運用多幣種結算等方式轉嫁匯率風險,適當采用外匯遠期買賣、套期保值等手段鎖定匯率風險,并可通過適當的美元貸款,來降低利息支出和匯差損失。此外,在有條件的前提下企業要積極做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交易和外匯期貨交易,用此方法將匯率風險控制在業務源頭。
6月2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明確從7月15日開始,取消包括部分塑料及制品在內的406個稅號的產品出口退稅。在本輪取消出口退稅的清單中,與塑料相關的品種有: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苯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氯乙烯聚合物的廢碎料及下腳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廢碎料及下腳料和其他塑料的廢碎料及下腳料。關于出口退稅對行業的影響,符岸認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導致制品出口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但本次出口退稅調整涉及塑料品種不多,對當前現貨價格影響有限。
業內人士表示,塑料行業近幾年國內產能大幅增加,同時對進口料仍有著很大的依存度,因而塑料行業產能過剩局面正在不斷加劇。本次出口退稅調整從廢舊塑料開刀,塑料產業結構的調整正拉開帷幕,塑料行業即將面臨一場新的革命。中國塑料加工協會會長廖正品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長期來看肯定是積極的,而且風險和機遇并存,塑料行業如何把握好這個機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