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商情資訊公司Textiles Intelligence最新研究顯示,2009年日本對美國出口不織布的金額為82.82億日圓(8,850萬美元),而對中國的銷售數量較少,惟出口金額達166.86億日圓,是對美國出口金額的兩倍以上。
無可否認地,不織布價格與種類的銷售因出口市場的不同而有差異。此外,對有些市場銷售的產品,系以價位較高的尼龍不織布項目占多數,而對其他市場的出口則以低價位的聚酯和聚丙烯產品為主。
該項資訊明確顯示,現今中國正為日本制造商的不織布附加價值產品提供龐大的出口市場,而以往日本不織布附加價值產品主要輸出至美國市場,至銷往歐洲則較少。
中國客戶需要大量以尼龍為基礎的高性能紡黏及熔噴法不織布材料,該項材料是日本的專精項目,其可廣泛應用在多種工業用途方面。
相較之下,美國進口項目主要是價值較低的聚丙烯基和聚酯不織布材料,主要用于衛生和醫療部門。
因此,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目前對中國出口高單價及高附加價值產品是多數日本不織布制造商的主要策略之一。
此外,不織布市場還有大量的成長潛力。例如,盡管2009年中國汽車銷售額成長45%,產量達1,360萬輛,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2009年汽車產品的制造商Japan Vilene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只有0.2%。
2009/10年度日本Asahi Kasei Fibers(旭化成纖維)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只有5%。然而,該公司正設定目標出口許多重要的附加價值品牌產品,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的銷售額能至少提高至10%。
其他日本廠商包括Kuraray(倉嫘)及Toyobo(東洋紡)亦希望增加其在中國的銷售占有率。該4家廠商均已在中國設立子公司以提升在中國的銷售額。
此外,中國、日本與韓國的三邊自由貿易協定若依計劃到2012年完成后,屆時中國將進一步開放對日本制造商的市場。
該份名為“Japanese Nonwovens Producers Look to the Chinese Market to Add Value”(日本不織布制造商期望提高對中國市場附加價值產品的銷售)的報告系發表在Textiles Intelligence近期出版之Technical Textile Market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