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紡織品建筑材料挑大梁
2010-8-1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產業用紡織品 建筑材料 上海世博會
我們該學點什么
采訪中,唐士芳也就世博園利用最新技術、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我國建筑設計和施工環境應向世界先進技術看齊,提高集成技術能力。如漢堡館的被動建筑,用中空巖棉材料作為隔熱氣密建材,節約了能源,降低了碳排放,值得中國學習。
紡織品向多領域、跨行業方向發展已成趨勢。我國紡織品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最近幾年有了很大進展,如混凝土的纖維增強、城市遮陽傘使用等,但是,比起發達國家來說,遠遠不夠普及。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在城市建筑、污水處理、市政工程等方面,利用先進技術和新型纖維材料,實現節能減排、低碳零排放和美化城市,已經跑到前邊了。德國館展示的諸多新型產業用紡織品材料,讓參觀者大飽眼福。如亞麻生態隔熱材料、玻璃纖維混凝土外立面板材、纖維素合成金屬板材、碳纖維隔離板等。
通過對比,我們也感到了我國與國外先進建筑材料應用的差距。北京水立方、上海世博軸等建筑的關鍵技術和材料,我國目前還不能完全提供,仍然需要進口產品。“世博軸的張拉膜結構是由膜和索組成的,膜是由美國圣戈班公司提供的ETFE SF/1系列產品,厚約1毫米。由于索之間的膜體量較大,要采用300℃~400℃熱熔的方式進行拼接,技術難度大。整個世博軸約使用了70000平方米的膜。”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工程部部長席群峰告訴記者。
目前,傳統紡織在實現產業轉型中,產業用紡織品嶄露頭角,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通過世博會這個窗口,我們了解先進國家紡織品建筑材料的新動態,跟蹤世界建筑新技術、新潮流,學習人家先進的設計方法、理念,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席群峰講,通過一個世博會,帶給紡織行業的東西很多。日本館使用的下水道污水凈化為飲用水的生化塊和膜分離活性污泥法(MBR)技術、倫敦案例館采用的被動式節能技術等等,真夠我們學習一陣子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