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8月27日訊 隨著中石油公告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中國三大油企財報均已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與2009年只有中石化一家利潤增長不同,三大油企上半年業績全面上漲。三巨頭中,中石油最賺錢,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高達652億元,平均日賺3.57億;中海油凈利增速最快,高達109.6%,利潤率最高,達到40%;而中石化則被煉油業務拖了后腿,凈利潤僅增6.7%,利潤率只有5%。
中石油采油業務受益油價上漲 每日凈賺3.57億元
隨著今年油價的大幅上漲,作為中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中石油憑借來自采油業務的利潤大增,業績增量明顯高于中石化和中海油。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實現營業收入6847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高達652億元,平均每日凈賺3.57億元。
去年,因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中石油的采油業務利潤被壓縮,而今年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和北海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分別為78.3美元/桶和77.3美元/桶,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51.7%和49.5%。
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中石油采油業務利潤率大幅增長,雖然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原油產量比去年同期僅增長了1.7%,但中石油的勘探生產業務板塊實現經營利潤733.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94.9%。而勘探生產業務則占到了中石油總營業利潤的82%。按凈利潤計算,中石油平均每日凈賺3.57億元。
中石化煉油業務拖累總體業績 煉油收益下降71.4%
作為亞洲最大的煉油企業,中石化雖然經營收入高達9365億元,在三巨頭中位列第一,但來自煉油業務的收益受到國際油價快速上漲的擠壓,煉油收益大幅縮水。
中石化的財報顯示,上半年的原油加工量為1.01億噸,同比增長16.7%,但來自煉油的經營收益僅為57億元,同比大幅降低了71.4%。這主要是因為國內成品油的價格調整與國際油價變動有22天的窗口期,兩者并不是同時變化。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當國際油價一路上漲時,國內油價不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映,使得煉油利潤率被壓低,甚至處于虧損邊緣。而去年的情況則正好相反,國際油價快跌,國內油價慢降,增加了煉油利潤率,這也是中石化成為去年石油三巨頭中唯一實現凈利潤同比上漲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的上游產業對利潤的貢獻大幅增加,其中勘探及開采事業部實現經營收益220億元,同比增加299.7%。該業務板塊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氣產量的增加,今年上半年中石化生產天然氣2006億立方英尺,同比大增40.7%,而同期原油產量則與去年基本持平。
中海油利潤率最高 產量大增利潤翻番
三大油企中,中海油的凈利潤增幅最大,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59.9億元,同比增長109.6%。中海油凈利潤的大幅增長,得益于2009年和今年上半年中海油新投產項目帶來的油氣產量的增長。中海油稱,在此期間共有6個新項目宣布投產,其中4個在今年上半年投產。
產量的增長使得中海油在上半年油氣銷售收入同比上升108%,達到674億元。這一增幅與凈利潤的增幅基本相當。此外,中海油還采取了多項成本控制措施,每桶油主要成本為23.85美元,其中桶油作業費為6.80美元,較2009年全年下降15.3%。
在三大油企中,雖然中海油的海上采油要比中石油、中石化的陸上采油成本高,但中海油因業務結構原因,營業利潤率是三大油企中最高的,中石化則因主營板塊為利潤率較低的煉化業務,拖累了整體利潤率。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營業收入6847億元,營業利潤891億元,利潤率為13%;中石化營業收入9365億元,營業利潤479億元,利潤率5%;中海油營業收入雖然只有831億元,但營業利潤338億元,利潤率高達40%。比較三大油企的業務不難發現,中石化的煉油業務對整體業績的貢獻能力不夠穩定,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最大,去年收益于原油價格下跌,業績增長較快,但今年則拖累了整體業績。中石化很大一部分原油需要進口的現狀也使得其業績的穩定性不如中石油和中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