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紡機行業從今年年初開始呈現脈沖式增長,但我們不能只滿足于現在訂單較滿的狀況,要分析增長的原因”,江蘇省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志杰表示,一季度的直線增長更多源于國際的補貨行為,補貨拉動了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而這一增長又傳遞到了紡機器材行業。不過,這一增長速度呈逐月下降的趨勢。此外,棉花等原材料年初的漲價拉動棉紗價格的上漲,不少紡紗企業因此購買設備、器材,加大生產力度,目前江蘇十多家企業恢復了細紗機生產,而在去年下半年,江蘇細紗機生產集中到了馬佐里(東臺)紡機和江陰江動紡機兩家企業。不過,從5月起棉花等原材料價格開始下降,帶動棉紗價格下跌,棉紗降價的壓力目前愈來愈大,棉紡企業利潤微薄。“第三個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去年的基數較低,所以今年的同比增長比例比較高,”王志杰在分析后特別呼吁企業,“千萬不要被眼前的訂單多而迷惑。”
王志杰告訴記者,2009年江蘇省紡織機械器材業銷售額占到全國的40%,今年上半年這一份額下降了7%左右,說明全國各地紡織機械器材業生產都在迅速恢復。“從絕對值來看,江蘇紡織機械器材業銷售額是增長的,而且呈現全行業增長的態勢,包括棉、毛、麻、絲、化纖等各子行業設備,但從增長耐久力來看,表現比較好的是針織設備和化纖后加工設備,它們的增長已經持續了3年”。
“在江蘇的常州地區已經形成了針織經編設備產業基地。在那里,常州市第八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常州武進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和常州潤源經編機械有限公司的設備產品與國際水平接近,在國內領先,價格卻遠低于進口設備,在國內擁有話語權和定價權。”王志杰說,“這些企業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一定作用,常州已經將紡織機械列為當地八大支柱產業之一,特別注意培育其健康成長。就企業而言,這3家企業的共同點是非常注重產學研結合,如潤源經編與江南大學、常州五洋與東華大學都在共同建設科研基地,常州八紡機則擁有自己的試驗工廠,規模還不小。”
除了針織經編設備外,江蘇宏源以及江蘇海源生產的化纖絲加工設備等仍保持了良好的運行狀態。另外,紡織器材、專件今年上半年效益突出,增長大大超過整機,可以說是從去年的微利到今年的喜笑顏開。王志杰告訴記者,常州同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上半年的利潤是去年同期的10多倍,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去年同期的3倍。常州鋼筘有限公司、常州航月紡織機件有限公司、江陰市天宇鎳網有限公司等器材專件企業也因產品質量過硬而繼續在各自的領域居領跑地位。
江蘇省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定期會分行業舉行經濟運行分析研討會,而從企業對市場發展的預測來看,“今年江蘇紡織機械器材器材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預計銷售增長幅度將從年初的近100%,經過年中的27%,到年底定格在15%~20%之間”,王志杰說。
對于今后的發展,王志杰表示,去年5月底江蘇省公布了《江蘇省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連云港鷹游、金壇蘇拉、東飛馬佐里、萬工科技、常州同和紡機等企業圍繞新一代紡機節能降耗、高效以及機電一體化等要求,研發生產化纖、紡紗、染整等新型升級換代紡織機械項目,被列為江蘇省重點項目,這些都極大地振奮了江蘇紡機紡器企業的產品開發熱情。“持續的創新才是江蘇紡織機械器材行業的希望所在。”王志杰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