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的作用是牽線搭橋
很多情況下,企業與科研院校間往往是處于割裂狀態的,因為種種原因,使得科研成果遲遲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此時,政府部門的協調力量,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徹底盤活了產學研這盤棋。
李建炯表示,要多形式、多渠道地支持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面向社會提供科技創新服務,積極推進重大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用。“作為政府,我們將著力幫助企業,協調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力爭使項目進展順利。同時,我們還將著力打造各類科技服務,為深化產學研合作創造有利條件。”他說。
同時,全市有關部門還將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公共技術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搭建富有生機與活力的平臺,為產學研合作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落實到具體措施,則是對產學研合作中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大、預期效益好的項目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對產學研工作取得顯著效益的單位以及科研人員予以重獎。
筆者了解到,全面合作協議簽訂后,盛澤鎮將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支持盛澤企業與東華大學的產學研等公共服務技術活動成果轉化的獎勵。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結合的創新主體,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李建炯表示。深化產學研戰略合作也是加快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對推動全鎮產業升級,實現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學、研”建立載體
在當天的儀式上,盛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偉峰與東華大學科研處處長季誠昌教授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盛澤鎮人民政府將與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聯合建立“東華大學盛澤紡織產業技術中心”、研究生培養基地等“學、研”的載體。
“科技創新是企業的薄弱環節。”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維特對盛澤與東華建立政產學研全面戰略合作表示歡迎,他希望在新型纖維研發上得到東華大學更多的支持。東華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首先在技術開發上與當地重點大企業建立對行業核心關鍵技術的聯合協作關系。
據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強介紹,協議簽訂后,東華大學將派出專家教授長期負責產學研對接事宜,雙方將在材料、紡絲、紡織、染整等專業開展全面合作,建立科技創新平臺,在技術轉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科技創意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實效。
據俞建勇介紹,與盛澤鎮人民政府共建平臺后,東華大學目前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的紡織科研成果、核心技術將進行產業轉化,最終在盛澤開花結果。“這份合作協議包含了很多內容,集科技發展、人才培養、產業推進等多項功能于一體。”他表示。
“我們完全相信,盛澤顯著的產業優勢與東華大學雄厚的科研優勢強強合作,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李建炯這樣說。他表示,在政府引導下,政產學研合作將為盛澤的長遠發展優先布局,促進盛澤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