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人造角膜即將投入使用
2010-9-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聚合物 人造角膜 疏水性高分子
據Science Daily9月7日報道,在德國,每年大約7000名患者在等待角膜移植。但角膜捐贈非常少,遠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一個由塑料制成的植入體可能很快能提供給病人,使他們有機會重見光明。
許多患者由于事故或疾病而失明,角膜移植能恢復視力。在歐洲每年40,000人——在德國大約7,000人——在等待重見光明的機會,非常感謝這些角膜捐贈者。但是捐獻角膜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波茨坦戈爾姆研究高分子材料應用的夫瑯和費研究所的JoachimStorsberg博士研發了一種由塑料制成的角膜假體。這能幫助那些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耐受捐贈角膜或者供體角膜也受到損害的患者。鑒于這一成就,Storsberg博士被授予2010年約瑟夫?馮?弗勞恩霍夫獎。
這個人工角膜必須滿足幾乎所有的規范:一方面,人工角膜應同周圍組織的細胞緊密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人造角膜光學區域不應該有細胞長入,特別是中間的區域,因為這將再次嚴重損害視力。導致患者在一個相對短暫的時間之后需要重新置換新的人造角膜。此外,人工角膜的外表面必須能被淚液滋潤,使眼瞼滑動時沒有摩擦。
Storsberg博士找到了一種疏水性高分子材料。這種材料已經在眼科中長期使用,例如人工晶體。為了滿足不同特點的需求,有必要進行復雜的開發步驟。該材料通過高分子化學材料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并為獲得公眾認可進行了反復測試。
為了實現預期的特點,人工角膜的邊緣涂上了不同的特殊聚合物。然后,一種包含了特定生長因子序列的蛋白質加入到其中。周圍的自身細胞偵測到這種生長因子,并受到刺激而增殖細胞并布滿角膜的邊緣。最終,周圍的組織細胞植入體,人工角膜達到穩定。
該人工角膜由EU項目的醫生和廠商共同研發。這個跨學科研究小組需要三年開發人工角膜。第一步,他們把化學-擬生態涂層發給雷根斯堡大學醫學中心的KarinKobuch博士和慕尼黑理工大學醫學中心。醫生在豬眼睛上進行了人工角膜實驗和進行了專門的細胞培養。
最終,由GernotDuncker和SaadettinSel博士于大學的眼科中心在兔子身上進行了更為復雜模型的實驗。在那里設計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為了維持更為穩定的結構,光學變得更小,植入體的觸覺得以擴大。MiroGmbH負責生產,robinGmbH負責銷售和為歐洲的移植中心提供支持服務。
到2009年,已經成功使用了一個人工角膜;更多的人工角膜植入預計在2010年的上半年。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