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興能源產業發展報告
2011-1-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再生能源 乙醇
2010年5月7日,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意見》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天然氣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可以預見,我國的新興能源將更加普及,延伸到農村市場。民間資本投資新興能源,也會進一步促進新興能源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增加值。
之后,國家又出臺了重頭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決定》指出: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根據《決定》確定的目標,到2015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力爭達到15%左右。
此項《決定》在新興能源領域引起強烈反響,意味著新興能源產業上升到了“戰略性”高度,并被賦為中國未來產業競爭力的源泉。有學者提出:這意味著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已箭在弦上。
以上三項可謂是新興能源行業的宏觀支持性政策,具體行業層面,也不斷有細化的新政策出臺。
2010年4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修訂案正式實施,強調了規劃的作用和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上網,明確了電網企業的義務。2010年6月1日,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實施細則正式出臺,確定在5個試點城市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3000元至6萬元。2010年7月26日,國家發展 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對全國統一的農林生物質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標準進行了設定。2010年12月,《風電并網技術國家標準》編制完成,上報國家標準委。中國太陽能補貼也出新政,規劃2012年后每年遞增100萬千瓦,政府將創建13個可再生能源工業區,并為中型太陽能項目設置的關鍵設備提供50%的補貼。
市場構建之年
縱觀去年的新興能源產業熱點新聞,與往年相比,市場行為的重大事件明顯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新興能源產業正在從一個政策扶持的“新事物”邁向市場,成為一個個“市場單元”。隨著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新興能源產業最終將逐步擺脫對政策和補貼的依賴,形成成熟的市場,向著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邁進。
目前,在風電和太陽能行業已經涌現出了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行業龍頭已在國內或者海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以風電行業為例,金風科技實現了“A股+H股”兩地上市,東方電氣也依托于集團上市公司的背景,發展速度迅速;而在太陽能行業,無錫尚德、江西塞維、英利,通過上市擴大規模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
2010年初以來,晶科太陽能、明陽風電、大全太陽能相繼登陸紐交所,意味著新一輪新能源企業海外扎堆上市潮的到來。明陽風電成功融資3.5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也是今年以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起赴美上市IPO項目。
2010年12月,華能和大唐新能源公司上市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大唐新能源已于去年12月17日如期上市。華能新能源宣布,鑒于市場環境變化及近期市場劇烈波動,因此,擱置上市計劃,
將在環境改善時再安排上市。
新興能源企業積極融入資本市場是市場化的鮮明表現之一,另一方面,新興能源企業利用市場手段參與競爭也日益常態化。目前,風電、太陽能領域的招投標工作日益完善,也是新興能源市場化的重要表現。
2010年9月10日,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開標儀式上,四家央企子公司以不到0.8元/千瓦時的低價勝出。2010年8月16日,13個項目總規模達280兆瓦的國內第二輪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正式結束。多個光伏電站的投標價格低于1元/千瓦時。
業內普遍認為,風電和光伏發電的中標價格偏低,不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對此,筆者認為,應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的問題,有失敗的經驗,市場會更加理性。
國內市場出現競爭形勢的同時,我國跟國外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甚至形成了國家之間的貿易爭端。2010年10月15日,美國啟動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對此,除了中國政府部門積極回應之外,國內新興能源領域的協會、企業也有序地參與其中。相信通過這一爭端,中國新興能源行業會得到鍛煉,為以后更加激烈的貿易競爭積累市場經驗。
2010年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可謂如火如荼,規模已經發展到舉世矚目的程度,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完善。雖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偶爾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風電設備偶然質量問題、多晶硅產業過剩問題等,但是,這些都是瑕不掩瑜,通過不斷地修正和提高,在國家明確的支持新興能源發展的基調下,我國的新興能源產業還將更加快速、高質量地發展,在2011年必將再創新的輝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