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原油價格維持高位振蕩的格局,同時價格突破了2010年的高點,這主要是因為宏觀經濟情況較為理想,主要經濟體公布的經濟數據總體較好,同時市場普遍對2011 年度的原油需求持樂觀態度,支撐價格走高。美元指數雖然曾出現了強勢反彈,但前高阻力明顯,沒有為油價帶來持續性的壓力。筆者認為,原油價格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將振蕩走高。
先行指標顯示主要經濟體經濟前景樂觀
歐元區、日本、中國、美國最新的OECD綜合領先指標為:101.37、100.95、100.64、101.14,最新的PMI指數分別為:57.1、48.3、54.40、57.00,總體來看,與前期相比,兩項先行指標仍保持上行態勢,而且都處于OECD綜合領先指標枯榮分界線100 和PMI指數枯榮分界線50以上(日本的PMI 指數除外)。
主要經濟體先行指標近期保持良好的上漲態勢,先行指標穩步上行預示著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前景樂觀,整體經濟穩步增長是大的基調。雖然短期內,例如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等經濟指標可能并不盡如人意,但此類指標屬于滯后類的經濟指標,反映經濟面的變化是較為遲鈍的。而所謂期貨強調的是對標的物未來發展的預期,所以筆者認為,應該關注先行類的經濟指標,明確未來經濟發展的整體基調,基于主要經濟體先行指標的良好表現,宏觀經濟的前景是樂觀的,能為原油價格上漲提供堅實的基礎。
歐債危機暫緩,評級機構對美國債務狀況發出警告
葡萄牙1月12日通過了一項關鍵的市場信心測試,成功拍賣了兩種政府債券,葡萄牙在拍賣會上售出了總計12.5億歐元的政府債券,實現了原計劃的最大拍賣總值;1月13日西班牙成功進行國債拍賣,發行規模為30億歐元,位于20億—30億歐元的擬發規模區間高端,這表明投資者對于葡萄牙和西班牙改善其財務狀況的能力充滿信心。穆迪和標準普爾兩家國際主要信用評級機構1月14日就信用評級向美國發出警告,對其財政狀況惡化表示擔憂。
這種情況的出現,對美元指數來說,相當于內外部同時出現了打壓的力量——歐債危機是美元指數前期上漲的一個重要題材,歐債危機的階段性緩解自然會釜底抽薪,讓美元指數喪失這一部分的上漲動能;同時,美國的債務問題如果進一步深化,并遭遇評級機構調低信用評級,美元將在外匯市場上承受一定拋壓。
由此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美國債務問題的深化是否會削弱其經濟復蘇的動力?筆者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美國的債務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積極的財政政策,而美國政府之所以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因為美國政府認為這是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的有效途徑。所以,即使美國債務問題深化,弱勢美元和持續受到刺激的經濟都將支撐油價走高。
美股進入財報季,或將給予原油上漲動能
近日,道瓊斯指數成份股英特爾和摩根大通將公布財報,包括蘋果和花旗在內的一些重量級企業也將在晚些時候陸續公布財報。有分析認為,這些公司的獲利可能優于分析師預期,這些可能對公司的股價表現構成一定支撐。
從歷史表現來看,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費國美國經濟情況的影響,作為“經濟晴雨表”,美國股市同樣和原油價格有著較高的相關性。根據專業機構的預測,一些重量級美股的公司財報將出現較大的“驚喜”,如果預期實現,這將拉動美股整體走高,也將提振油價。
現階段供需面為油價提供支撐
EIA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最新的原油庫存降幅高于市場預期,盡管冶煉廠產能利用率下滑,汽油和取暖油庫存的增幅卻高于市場預期。EIA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了215萬桶,至3.3311億桶,預估為減少110萬桶;美國一周汽油庫存增加了508萬桶,分析師預期為增加180萬桶;而包括柴油和取暖油的餾分油庫存增加了265萬桶,高于分析師預估的100萬桶的增幅。
從供需面來看,市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認為2011年度的原油需求將增加,這也得到了原油庫存數據的支撐,原油價格的運行區間將被抬高,而歐佩克雖然有著一定規模的儲備產能,但暫無釋放計劃,供給相對穩定,因此,油價上方短期沒有供給增加的壓力。
大型基金看好全球能源需求前景
美林認為,鑒于經合組織和新興市場強勁的需求增長和歐佩克剩余產能的減少,2011年的原油市場保持緊平衡,WTI和Brent油價均值將分別達到87美元/桶、88美元/桶,并在年內某個時候觸及高點10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則認為,目前原油需求達到空前高度,而全球庫存量卻在收縮,歐佩克剩余產能也在下降,到2012年將下降到2007/2008年度的水平,預計2011年和2012年的原油均價分別為100美元/桶和105美元/桶。
綜合來看,主要經濟體良好的經濟前景將成為國際油價運行的基礎,供需面偏緊的情況是國際油價上漲的內因,而弱勢美元、美股走強將成為國際油價的外部拉動因素,起到助漲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國際油價的上行趨勢將得到進一步整固,90美元/桶以上仍有較大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