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目前整體情況來說分析儀器是我國實驗室儀器生產領域的一個“弱項”,其實我們在這個領域不缺技術也不缺創新、不缺市場,唯一缺少的是人氣。為什么說我們中國的分析儀器市場是一種倔強生存的狀態呢?現實的生存環境是中國211工程高校里面沒有一套國產的質譜儀,中國高等院校用于科研的分析儀器國外品牌也居多數,我們可以世界上和很多著名的實驗室比富、比家底,但這背后其實是一種苦澀的悲哀,有很多人并不以為然,認為國外的分析儀器品質好,況且每一個科研項目都是國家買單,搞科研買設備不差錢,雖然并不是說有的人都是這樣的心態,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產分析儀器公平角逐高點市場。
這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整個國產分析儀器產業的發展態勢,國產儀器進高端市場難,會讓很多人產生國產儀器不堪大用的慣性思維,同時也會影響到國產儀器生產商家的斗志和創新技術的激情。我們承認我們的技術在整體層面上存在差距,在細節處理上有待加強,但我們仍有很多的優勢需要中國的買家去認識和認可,不能“一棍子打死”認為國產的分析儀器只能在“二線”工作,永無扶正的可能性了。
國產儀器在本土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而我們的儀器商家并沒有抱怨、也沒有怠惰,他們仍在倔強的努力著、仍全身心的投入研發趕超世界水平的優質設備,沖著一點我們就應該對其給力,將更多的采購機會給予國產儀器,但不是施舍而是真正讓其發揮應有的能效。中國的儀器目前來說國內分析儀器市場最大的問題不是和國外企業去競爭,而是要贏得我們國內用戶的支持。
中國人很慷慨但往往對與自己人卻很吝嗇,中國人對待別人很大度但對待自己人卻很苛刻,對于國產分析儀器來說我們給予他們的慷慨和大度不多,更多的是吝嗇和苛刻,國產儀器的翻身仗,第一步是要贏得一個被公平對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