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寧煤 烯烴第一線
2011-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煤化工 甲醇 烯烴
就在這一天里,也許寧夏大地上所有的祈愿和祝福加起來都沒有一封喜報的分量重。
這是一封寄自神華寧煤年產50萬噸煤基烯烴項目第一線的喜報,喜報稱:“50萬噸/年煤基烯烴項目全廠工藝流程已全面打通”。
這句話意味著,一條以煤炭為原料經甲醇生產聚丙烯的全新技術路線在寧夏開疆辟土,成為世界煤化工產業的嶄新地標!
這句話還意味著,煤制油項目氣化技術有了一個更具比較優勢的選擇,對加快推進寧夏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建設意義重大!
對于我們寄予了太多期待的寧夏未來,還有比這句話所代表的種種,更為深切的祝福嗎?
自治區成立以來投資最大的項目
投資178億元的年產50萬噸煤基烯烴項目是我區 “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一號項目”。
它是寧夏目前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生產聚丙烯的項目;
項目集成了世界上先進的新型煤化工技術,項目最核心的德國魯奇MTP技術和西門子GSP氣化技術都是首次工業化應用;
項目單項工程近萬個,敷設電纜1780公里,安裝設備5380臺套;各類管道總長596公里,相當于銀川市到首都北京總里程的一半;使用鋼材45000多噸,比北京奧運場館――鳥巢所用鋼材還多3000多噸。
這個項目的建設,對加快寧夏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對優化中國能源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說,這個項目建設伊始,就已經毫無疑問地鐫刻在寧夏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標桿上。
國內外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項目
國內外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這是年產50萬噸煤基烯烴項目最典型的特點。
曾有專家斷言,這樣的煤化工項目打通全流程、實現穩定運行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時間。神寧人為自己制定的時間表是多久?半年!
他們不是在迎接挑戰,他們是在創造奇跡!
迎接世界第一套工業化運作大設備的那群人,他們都是誰?
你敢想象嗎?這是一支平均年齡僅28歲,要經過怎樣的砥礪和焠煉,才能夠抵達今天?丙烯車間主任袁玉龍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僅MTP裝置進行的重要檢修及技改項目已經達到108項。
MTP裝置是世界首套工業化運行的裝置,沒有任何成熟經驗可以借鑒,試車人員只能憑借以往其他裝置的開車經驗不斷思考和摸索。
在這里,每一個完成的節點,都是一個前進的階梯,每一個建成的裝置,都是一座厚重的里程碑。當一個個難題被攻克,MTP裝置投料試車成功,這群年輕的神寧人也實現了自身的涅槃。
氣化裝置的試車難度也遠遠高于預期。就聯鎖系統而言,世界其他大型化工裝置一般僅有30多個連鎖裝置,最多不超過60個,這個項目卻設有99個。
連鎖裝置多,控制條件十分苛刻:煤粉流量波動造成氧煤比過低會導致跳車、氣化爐燃燒室水冷壁冷卻水進出口溫差過大會導致停車……很多很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引起跳車。
裝置頻繁跳車,嚴重影響試車進程。為此,神寧人未雨綢繆,組織各方面專家,加班加點研究應對措施。在與西門子公司多次交流后,確定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在確保安全前提下,3#氣化爐在采用西門子技術前提下,不斷優化試車程序,繼續試車;對于4#、5#氣化爐,提出了兩套備用試車方案,對控制程序和連鎖裝置進行優化,增加部分硬件設施,三套試車方案分別在三臺氣化爐上同時實施,摸索和積累經驗。
“2010年年內實現裝置全流程打通”的總體目標,是一條充滿了光榮與夢想的探索之旅,在這條道路上行走的每一位神寧人都是英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