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11年呢,會不會也遭遇到一系列的上漲刺激呢?
雖然粘膠受到棉花種植面積以及棉花產量的利好支撐,另外,棉花價格持續高位,加之資源的稀缺性也讓粘膠短纖難言下跌,同時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環保成本都處于上漲趨勢,今年粘膠短纖或繼續維持高位運行。
可是,與2011年新增近80萬噸的粘膠短纖相比,配套的不足20萬噸的新增棉漿粕產能并不能彌補供需的漏洞,棉短絨和棉漿粕遠遠不足供應快速增加的粘膠短纖產能。另外,進口木漿因產量問題,也開始了他的上漲之旅。據聞,由于去年的超賣,今年一季度之前暫時未有新木漿出售,而5月份之前可供出售的木漿也數量稀少,真正開始大量銷售的6月到港木漿市場報價聽聞至2600美金/噸,折合人民幣約20500元,與目前的棉漿粕的市場報價基本一致。棉漿木漿報價高企,而按照此價格計算,粘膠短纖的成本直接提升至28000元/噸,較目前的價格飆升3000元,下游市場苦不堪言。
雖然粘膠短纖有充分的上漲理由,可是下游的市場卻難以承受。面對著補庫需求的漸進尾聲,同時下游企業的利潤也在大幅降低,出貨疲軟也讓市場并不熱衷于化纖原料的采購。此外,原料價格的暴漲暴跌也讓下游企業謹慎加劇,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更加深了出口的困難,粘膠短纖2011年度的市場需求不容樂觀。
四、粘膠短纖如何才能擺脫棉價的束縛?
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呢,如何擺脫棉花的束縛,真正找準自己的定位呢?根據十二五的計劃,粘膠行業可從產品結構、資本結構、規模結構和區域結構等四個方面對化纖產業進行調整。提高產品的差別化率,提升高新技術纖維的產業化發展,鼓勵行業向上游延伸,推動企業的兼并重組,成就產業集群。
對于粘膠這一特殊的產品而言,2011年度最重要的就是原料的爭奪。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粘膠委員會秘書長田克表示,原料價格高位運行對產品獲利有較大影響,未來的關鍵問題是解決漿粕原料來源。他還表示,粘膠行業的成本壓力不會大幅下降,微利是一種常態。另外,為了解決原料來源,企業應當向上游延伸產業鏈,如山東海龍、唐山三友、阜寧澳洋等。
另外,差異化的生產也是粘膠短纖提升競爭力的一大特色,如市場上近期的新寵兒——莫代爾和竹纖維都是粘膠產品,而經過差異化的發展后,不僅市場對象得到延伸,而且還徹底擺脫了棉花市場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