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333省道高郵段養護中修工程成功應用橡膠瀝青SMA新技術,取得施工和易性提高,路面品質提升,環境污染減少的成效。這一新技術由揚州市公路管理處與揚州大學建筑科學工程學院合作研究開發,方法是在橡膠瀝青SMA-13配合比中摻入維他連接劑(TOR),在全省屬于首創。
據了解,輪胎橡膠粉 ( GTR ) 用于瀝青路面已有20多年歷史,雖不斷改進拌和方法, 但由于拌和后分解產生橡膠聚合物,致使混合料過于粘稠而難以施工。維他連接劑(TOR)促成 GTR和瀝青經由化學反應變化合成新分子,形成環狀和鏈狀聚合物的網狀結構, 加強對石料的附著力,不但降低瀝青加熱和拌粘稠性,而且增加高溫和低溫穩定性,加強抗車轍及抗反射縫性能。同時, 施工時少濃煙, 少惡臭, 降低施工噪音及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在該項新技術的開發中,揚州大學建筑科學工程學院中心實驗室先期對SMA-13橡膠瀝青混合料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及相應性能驗證,證實設計的SMA-13瀝青混合料的抗水損害性能、高溫穩定性能及低溫抗裂性能均滿足技術要求。接著,通過試鋪,確定攤鋪機的操作方式,壓實機具的選擇與組合,順序及碾壓的溫度、速度、遍數,施工縫的處理方法和松鋪系數。11日,333省道高郵K151+600段進行了500米的正式攤鋪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