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土建及廠房建設已進入尾聲,10月20日左右就開始設備安裝和調試,11月底將全面投產。”10月10日,西安高科建材科技公司總經理郭潤民興奮地向記者介紹。他說,3萬噸/年塑管生產線一期項目和4萬噸/年管材生產線搬遷工程將如期在今年四季度全部完成。
目前,我國塑料型材、管材產能嚴重過剩,不少企業已經舉步維艱,為何西安高科建材公司還要擴張?對于這個問題,郭潤民給出了3點理由:
西安高科建材公司的產品配方引進國際先進的綠色環保配方,生產的塑料制品具有普通產品難以比擬的功能優勢;經過十幾年的經營,他們的綠色環保塑料建材不僅在西部規模最大,還占據了中亞、東歐等國家和地區較大的市場份額,并遠銷歐美等發達國家;隨著西部大開發第二個10年規劃的實施,西部地區的氯堿、乙烯工業日益發達,規模不斷擴大,可以就近獲得廉價且充足的原料,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正是基于上述考慮,一期擴能搬遷項目完成后,我們將迅速啟動二期3.5萬噸/年塑料管材建設項目,力爭2012年建成投產。屆時,我們公司將形成10.5萬噸/年塑料管材和8萬噸/年塑料型材生產能力,成為全國大型塑料建材生產基地。”郭潤民說。
記者了解到,看好西部塑料原料供應充足、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塑料制品需求旺盛,因而規劃擴能的塑料加工企業不止西安高科建材一家。作為陜西省最大的國有塑料編織袋生產企業,陜西渭河塑業公司于8月新購進8臺6梭圓織機,使年產能猛增至1900萬條。陜西華山化工集團塑料編織廠的擴能計劃也正在加緊實施,塑料編織袋生產能力將提升至2000萬條/年。
“為滿足不斷擴大的硝酸銨及30萬噸/年純堿、32.4萬噸/年氯化銨的包裝需求,興化集團正投資1000萬元對現有塑料編織袋廠實施擴能改造。年底完成后,公司塑料編織袋生產規模將超過4000萬條。”陜西興化集團總經理陳團柱對記者說。
目前,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工貿公司黃陵石化制品廠憑借延長石油集團30萬噸/年聚丙烯的原料供給優勢和地處延安可同時輻射榆林、延安、銅川、西安等地的區位優勢,建設7000萬條/年塑料編織袋生產線。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告訴記者,考慮到“十二五”期間,陜煤化集團規劃的眾多煤化工、鹽化工項目將“開花結果”,對塑料包裝的需求量巨大,陜煤化集團將建設特大型塑料加工基地。初步設想是:先期建設2億條/年塑料編織袋生產基地,以滿足陜煤化集團“十二五”中后期每年1.6億條以上的塑料編織袋需求,然后再擇機上馬塑料管材和型材生產線。
除陜西本土企業外,東部地區一些企業也在陜西頻頻擴張。浙江嘉興人鄭國闖在塑料編織行業已經打拼了20多年,1994年在陜西省岐山縣建廠。目前,鄭國闖兩個分廠的塑料編織袋生產能力合計達4500萬條/年。近期,他打算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管道專委會秘書長王占杰、塑編專委會副秘書長王永仁等專家認為,陜西塑料加工企業的做法符合市場規律。雖然全國塑料編織產品和塑料建材總體產能過剩,但西部地區的企業目前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當前和今后較長時期,西部地區憑借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煤化工、氯堿化工、石油乙烯化工,增加了PVC、PE、PP產量。隨著眾多在建項目的建成投產,西部地區塑料原料將非常豐富,成為塑料原料價格洼地,可降低當地塑料加工企業的原料成本。
另一方面,西部地區擁有豐富且相對廉價的電力、勞動力資源。西部地區水泥建材、化工化肥、裝備礦產等產業發展迅猛,農田水利及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欠賬多,房地產市場發展空間大,這些將繼續增加對塑料包裝和塑料建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