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張宗保介紹,目前監測中心已具有多種地震監測手段,包括測震、強震、形變、地下流體、電磁波等等。在地震監測中心后面的山坡上,建有一處不起眼的白色小矮屋,里面就放著頗為神秘的地震監測儀器。“任何一點細微的震動,都會被測震儀捕捉到。”張宗保說,一旦地震發生,地面會發生波動,人感覺不到時,波動已經通過儀器測量出來,通過傳輸設備傳到地震臺網中心。張宗保說,測震儀主要是快速測量地震的三要素:時間、地點和震級。“一般地震發生后,5分鐘內就可以測量出來,可以快速實施救援。”與測震儀不同,強震儀的作用則主要用于震后抗震設防建設,比如樓房破壞力有多少,可以通過該儀器測量出相關數據。在地震監測中心,還有一處濟南市體應變監測井,井深70米,但沒有一滴水。張宗保介紹說,井底放置著監測地震的儀器形變儀,如同奶瓶形狀,約一人多高,已經用水泥澆筑固定,主要測量地下巖石的壓力。“一旦受到某種力的擠壓,該儀器的體積就會發生變化,通過儀器體積的變化測量地下巖石的受力情況。”張宗保說,這種變化很有可能是地震發生前的應力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