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國內期貨市場全線下挫,部分有色金屬、能源化工品種跌幅超過5%。東吳期貨研發部副總經理周波對和訊表示,今天兩股力量影響期貨市場,一是國家統計局公布3季度GDP數據,GDP增速繼續下降,并低于市場預期;二是德國昨晚對救助歐債的悲觀表態。她指出,國內期貨市場在國慶節前后的反彈只是心理和技術層面,市場依然處于下跌通道中,不容樂觀。而且,歐債利空因素已被市場部分消化,而中國政策的走向將成為左右下一步行情演繹的關鍵。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昨日晚間表示,即將舉行的歐盟峰會不會出臺歐債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這一表態零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外盤股市承壓并帶動商品價格走低。18日上午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其中,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1%。
18日,國內期市受國內外利空因素夾擊,全線下挫,尤其是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品種跌幅較大,橡膠尾盤受空頭打壓至跌停板,下跌6%,跌幅為1745點,報收27300元/噸;農產品未能幸免,結束反彈,豆類跌幅約為2%左右。
周波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對市場的影響更多在心理層面。目前毫無疑問肯定會出現歐洲國家毀約,導致金融市場動蕩,但是市場已經將此利空部分消化。現在關鍵是中國的經濟令市場擔憂,一旦中國經濟放緩,則受中國因素影響很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將會快速下滑,價格下跌也屬于正常。
對于商品后市,周波認為目前依然處于下跌的中期階段,市場不能過于樂觀。“未來的下跌空間會比前一階段趨緩,但是下跌時間可能比較長,關鍵在于政策,尤其是中國的政策是否轉向。橡膠作為商品的風向標,向來反應靈敏,今日跌停,后續依舊維持空頭趨勢,下一目標位為24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