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第四屆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在東營黃河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展會集中展示國內外最先進的石油石化裝備產品與技術。此次展會吸引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13家中外企業參展,為開辦以來最大規模,其中包括中石油、中海油等國內知名企業子公司以及殼牌、派法特等國外知名企業。業內人士說,此平臺有助于中國加快石油裝備行業高端制造業。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務院西部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長王金祥,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李德強,國家貿促會副會長于平,東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秋波,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杰,山東省貿促會會長劉方會,東營市政協主席于樹健,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第一副主任周燕明,東營市委常委、秘書長田振玉,東營市委常委、廣饒縣委書記趙豪志,東營市副市長高一,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楊夢斌等出席開幕式。李德強、張秋波等致辭,于平宣布展覽會開幕,劉方會主持。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李德強致詞
在致辭中,李德強代表山東省政協對展覽會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山東省歷來高度重視和鼓勵支持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發展,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推動產業步入持續、快速發展軌道。東營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勝利油田的發祥地。近年來,東營推動石油裝備制造業集群迅速壯大,產業鏈條趨于完整,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在全國乃至國際上擁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每年一屆的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貿易組織和客商參與,有力促進了國際石油裝備制造與技術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國際石油石化裝備領域的頂級盛會。
李德強說,近年來,中國政府相繼批準實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東營成為中國東部一個新的發展熱點,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真誠希望國內外廣大客商、有識之士以這次展會為契機,在東營深入參觀考察,廣泛對接洽談,在這片極具發展潛力的年輕土地上尋求合作機會,實現互利共贏。
東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秋波致詞
在致辭中,張秋波代表東營市委、市政府,向蒞臨展覽會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東營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他說,近年來,東營牢牢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把石油裝備制造業作為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的優勢產業來培育,加快建設世界知名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目前,全市石油裝備企業發展到300多家,形成了集研發、制造、服務及內外貿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鉆機、抽油機等主導產品產能居全國前列,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該行業的30%,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油裝備制造業基地。
張秋波說,當前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在東營疊加交匯,東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東營市按照國家規劃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全力實施國家戰略,確立了“黃藍融合、海陸統籌、一體發展”的工作思路,確立了“全力奮戰"十二五",建設黃藍經濟區,實現經濟翻一番,再造一個新東營”和“在黃三角地區率先發展、在山東半島地區率先發展、在環渤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奮斗目標,確立了“一帶一軸兩極三城六區十園”的戰略布局,在新的起點更高水平上拉開了黃藍經濟區建設的新格局。
張秋波說,本屆展覽會,匯聚了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貿易團體和石油公司,集中展示當今世界先進的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為中外客商推介石油裝備產品、加強經貿交流、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對東營市加快發展石油裝備產業、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必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開幕式上,美國聯邦技術援助中心聯合會主席、紐約中小企業總署署長詹姆斯·金作為境外嘉賓代表致辭。
香港中華工商業協會執行主席梁永安,國家商務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省經信委、商務廳、外事辦、貿促會等省直部門,勝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大學,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部分石油裝備企業負責人和員工代表參加開幕式。
國家貿促會副會長于平宣布開幕
參加展會開幕式的境外嘉賓有:秘魯國家石油部部長阿吾萊利,伊朗石油工業協會總會會長瑟諾斯·默罕默德·阿亥依塔拉日,卡麥龍公司副總裁哈·高迪,及休斯頓市政府、有關國家駐華使節、部分國家石油機構等2300多名嘉賓代表。
接受記者采訪的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這種國際性展覽會有助于整合石油裝備資源,促進區域石油裝備產業與國際接軌,可以推動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
山東科瑞控股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佟明翼認為,中國目前的裝備技術水平為“中等”,要提高產業水平發展高端制造業,需要加強產業集群化,需要更多人才和自主創新。
東營區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主產區之一。目前石油裝備企業已發展到300多家,形成了集研發、制造、服務及內外貿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裝備制造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