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產業作為新興工農業復合型循環經濟的綠色產業,已經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的重視。杜仲膠的發展和應用已經逐步顯示出其未來作為橡膠新材料的巨大潛力。10月17-19日,在杜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杜仲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和湖南省湘西州政府于湖南省吉首市聯合舉辦的2011中國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形成杜仲大產業是橡膠界、農林界和所有杜仲人的期盼,發展杜仲大產業必須以杜仲膠為龍頭。
圖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
記者:目前我國杜仲膠產業化發展具備了怎樣的基礎?
范仁德:眾所周知,杜仲樹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樹種,其葉、花、皮、果皆可入藥,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都把杜仲作為醫療保健藥材進行種植和應用。但是上個世紀人們發現,杜仲不僅渾身都是藥材,而且渾身都含有寶貴的橡膠,特別是近幾年的科學研究證明,杜仲的葉、皮、莖、果含有3%-17%的杜仲膠,這對天然橡膠80%依賴進口的我國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杜仲膠的研究。早在1952年,周恩來總理就根據蘇聯專家的建議,給原青島橡膠二廠下達了開發杜仲膠的任務,開辟了杜仲膠開發的先河。1981年,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嚴瑞芳副研究員在西德進修期間,在世界上首次將合成杜仲膠制成彈性體,并獲得反式聚異戊二烯高彈性橡膠制法的發明專利,為杜仲膠材料工程學奠定了理論基礎。2000年,青島科技大學黃寶琛教授等發明的以負載鈦催化異戊二烯本體沉淀聚合合成反式異戊二烯橡膠(即合成杜仲膠)新技術,進一步推動了杜仲產業的發展。2006年,青島科大方泰材料工程公司年產500噸反式異戊二烯橡膠建成投產,其產品經上海雙錢等輪胎廠應用,成功應用于全鋼子午胎的制造,佐證了杜仲膠應用的光明前景。
另外,我國在杜仲樹種植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如杜仲良種培育、樹種矮株化、種植園林化、提膠技術、企業與農戶聯合的經營模式等都為杜仲膠產業化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我國杜仲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已基本形成,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條件均已具備,大規模杜仲膠產業化已經具備了基礎。
記者:發展杜仲膠的重大意義是什么?杜仲膠作為未來橡膠新材料各方是否達成共識?
范仁德:近年來,我國橡膠工業遇到的最大瓶頸是天然橡膠的自給率低,80%依賴進口。杜仲橡膠作為新型天然橡膠,是除三葉橡膠之外世界上唯一具有開發前景的優質天然橡膠資源。杜仲膠所獨有的橡塑二重性、優良的共混性及獨特的集成特性不僅可以部分替代天然橡膠,而且可以通過對合成橡膠改性從而生成綜合性能優異的橡膠集成材料,將有力地推動我國輪胎等橡膠制品性能的提高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杜仲膠的吸聲、減震和記憶功能是獨有的,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軍用、醫用橡膠材料。
在這次中國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無論是農林界、還是橡膠界人士,乃至政府有關部門,對杜仲膠的發展均已形成共識。我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靠擴大天然膠種植來達到增產天然膠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但是杜仲膠產業發展到了今天,最大的亮點就是杜仲膠即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各行業一致認為,杜仲是一個上千億元的產業鏈,要推動這個產業鏈發展,杜仲膠及應用將是龍頭, 抓住這一“龍鼻子”才能取得突破性發展。
近年來,杜仲膠作為一種新型天然橡膠已經受到國家的關注。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11本)》中將“杜仲種植生產”和“新型天然橡膠的開發和應用”列入鼓勵類目錄中,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杜仲產業的重視。此外,國家發改委已經對部分杜仲產業示范點給與支持。
記者:在推動杜仲大產業的發展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將起什么樣的作用?
范仁德: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肩負著推動我國向世界橡膠強國發展的重任,近年來非常關注杜仲膠的發展。我們在2010年底專門成立了杜仲產業化促進工作委員會,并于2011年3月牽頭組織我國杜仲種植、杜仲橡膠提取與加工應用等領域的企業、科研單位及其他相關企業,組建了杜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幫助致力于杜仲產業化的聯盟成員單位與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我們相繼召開了兩次會議進行研討,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去年以來先后走訪了湖南湘西、河南靈寶和汝州、陜西略陽、甘肅隴南、貴州遵義、山東平度等杜仲種植區和青島合成杜仲膠開發基地,通過實地考察和與地方政府及相關企業座談交流,基本摸清了我國杜仲種植、產業發展以及杜仲綜合利用的現狀,對繼續推動我國杜仲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記者:中橡協對杜仲膠今后的發展有什么設想和方案?
范仁德: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我們已經逐步形成了以杜仲膠及其應用為龍頭的杜仲大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方案。
把杜仲膠產業作為龍頭來推動杜仲大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杜仲大產業鏈的發展,形成龐大的杜仲生物產業市場,可以為我國創造數千億元的產值。
目前杜仲膠的應用研發和推廣仍然是制約杜仲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關注杜仲橡膠的發展,但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形成產業,除了杜仲資源綜合利用沒有形成體系外,杜仲膠應用研發的缺失應該是主要原因。在推動杜仲產業化的進程中,我們逐步認識到,杜仲膠的應用研發和推廣對于能否帶動杜仲大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將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杜仲膠本身所具有的優異性能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經過配方改進和加工工藝改善,相信杜仲膠的應用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杜仲膠產業化方面,應盡快實現杜仲膠提取工業化,重點開展提高杜仲膠提取率、杜仲膠純度的研究攻關,同時進行優化杜仲膠提取工藝條件、降低提取成本、提高設備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應用推廣方面,可先行在軍工、醫用等特殊橡膠制品領域進行推廣應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在輪胎領域的推廣應用,并拓展在塑料改性、輸送帶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同時,強化在輪胎領域的應用開發,一旦應用研究獲得突破,我國杜仲產業將產生飛躍式發展。爭取經過5-10年的努力,實現在多領域大規模的應用,徹底改變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低和橡膠原材料結構不合理的局面,推動我國向世界橡膠工業強國發展。
為了加快我國杜仲膠應用研發的步伐,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倡導成立了中國杜仲膠科學研究院,并于10月16日正式入駐青島中國“橡膠谷”,希望杜仲膠科學研究院在我國杜仲大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也希望國內熱心和致力于杜仲產業發展的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等積極開展杜仲膠的應用研究,為帶動我國杜仲大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我國杜仲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范仁德:爭取在3-5年內,在有條件的地區,區別不同種植模式、不同綜合利用特點和發展模式,在全國培育一定數量的杜仲高產膠種植示范園、杜仲膠產業化示范基地、杜仲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總結經驗,全國推廣。
我國橡膠工業的迅速發展將為杜仲膠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相信經過10年的努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相關行業的共同努力,我國杜仲膠產能有可能實現60萬噸,完成天然橡膠經過60年的努力所達到的60萬噸的目標。
記者:達到上述目標需要什么支持?
范仁德:杜仲產業是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工農業復合型產業體系,涉及到工業、農業、林業及醫藥保健等,如資源培育、林地管理、產業化、產品應用推廣、產品質量管理及各種標準和規范的制訂等。整個產業鏈只有互為依存、協調發展才會產生最大效益,才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希望國家各級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與大力支持,積極培育杜仲新興產業的發展。
發展杜仲大產業是我國幾代人的期盼,我國向世界橡膠強國發展急需提供大量杜仲膠以改進橡膠原材料結構和橡膠產品結構,杜仲大產業發展的基礎已經具備,杜仲大產業的春天已經到來。希望與杜仲大產業有關的各個行業、企業、科研單位、大學以及有志于我國杜仲大產業發展的單位,抓住機遇,齊心協力,加快我國杜仲大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創造更大的財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