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北京大霧,我們小區里彌漫著一股油漆味,十分難聞!”日前,《北京日報》接到朝陽區讀者張女士的來信,反映從今年4月開始,她居住的東旭新村住宅小區每天都能聞到油漆味,刺鼻難聞,大家非常擔心這種氣味會影響身體健康。經調查核實,油漆味來自小區旁邊的一家生產木門的企業。居民十分不解,小區附近怎能有生產加工家具的呢?它是否經過環境評測呢?如果是非法企業就應取締,徹底消除隱患。
一街之隔建木門加工廠 居民家中油漆味嗆人
10月21日,記者來到張女士居住的位于黑莊戶鄉幺鋪村的東旭新村小區。一進村西口就看到,路北側有一片住宅區,而路南側是居民反映污染空氣的木門廠。在廠區西南部幾個排氣管道附近,記者確實聞到了油漆味。
在張女士的帶領下,記者驅車圍繞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企業走了一圈兒。廠區的東面是東旭新村的公寓區,而廠區的北面是東旭新村的別墅區,共有兩千多戶居民。住宅區與工廠一街之隔,最近距離大約有一二百米遠。
“白天的味道不太明顯。”一位正在小廣場健身的大媽告訴記者,由于近來居民向有關部門投訴,這家工廠污染氣體的排放少一些,只有周末和夜晚時情況嚴重。
據介紹,從今年4月開始,小區里就經常彌漫著一股油漆味。最初,居民以為是周圍鄰居在裝修,但越來越強烈的氣味令人非常困擾。一番調查后,居民發現味道是來自于小區旁新建的“北京和璽建筑成套木作系統有限公司”。該公司有2個噴漆車間,一個在西門天池樂園南側,一個在定辛莊北路東頭。噴漆作業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竟然直接排放,污染了周邊的空氣。
居民說,污染情況最嚴重的是今年夏季,潮濕悶熱的天氣讓小區里到處都籠罩著濃重的油漆味。即使不開門窗,家里也有味兒。“為了躲避,這里的年輕人早早就去外面上班,晚上不到睡覺時間不回家。但老人孩子無處可逃,老人常常感到胸悶、頭暈、呼吸困難,孩子咳嗽不止。”
新建油漆車間無審批 工廠承諾整改加高排氣管
居民們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訴,但情況沒有改善。9月9日,幺鋪村村委會組織居民和這家企業進行了座談。一位姓孫的經理介紹說,企業在 2003年就建在東旭新村,但之前是辦公和組裝產品,所以沒有污染。今年公司升級改造,4月西移擴建了生產車間,氣味較大。但這些車間用于“工人手刷漆”,危害較小。
而居民們說,他們和環保志愿者曾親眼所見,油漆車間里“全副武裝”的工人正在噴漆作業,車間里霧蒙蒙的全是粉塵。
記者采訪時未能進入廠區。但從廠區南部一扇打開的小門中,記者遠遠看見里面幾位工人走出車間休息。這些工人頭戴防毒面罩,從頭到腳的連體防護服上布滿粉塵。
居民記得,座談會上孫經理對污染問題“輕描淡寫”,辯解其產品是名牌產品,用的是無毒油漆。居民質疑,哪有油漆是無毒的?所有油漆都含有苯、甲醛等有害物質。孫經理承認,新建的油漆車間沒有經過環保等部門審批。他表示,工廠將進行整改,將把排氣管加高,這樣就不會對附近產生影響了。整改完成將請專業檢測部門來檢測排放是否達標。
一個月過去了,現在整改是否完成?記者幾次聯系這位孫經理,電話卻總是沒人接。
區環保局未做環評 污染檢測尚無結果
9月底,朝陽區環保局答復投訴的居民,已經責令該企業停業整改。但企業仍在生產。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政法大學“環境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一位律師介紹,根據2003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每個規劃和建設項目都應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其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
然而,當居民向朝陽區環保局提出公開該公司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環境影響評價驗收等信息時,卻被告知相關信息不存在。這意味著環保部門沒有對該企業進行環評。
那么該企業排放氣體到底是否存在污染問題呢?居民多次要求對空氣污染物進行檢測。8月份區環保局曾經實地采樣,但由于檢測設備問題,至今沒有檢測結果。
住宅區不應有污染企業 居民認為油漆車間該搬家
“十一”假期之后,居民注意到廠區里豎起了6根約20米高的排氣管。記者登上一家別墅的頂層露臺,聽到了排氣管發出嗡嗡的噪音。居民說,大煙囪立起來了,還是能聞到刺鼻的氣味。居民質疑,排氣管加高就能解決污染問題了嗎?有毒氣體本質并沒有改變呀。只要油漆車間開始生產,就必然會產生污染,危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所以油漆車間該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