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裝修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內墻涂料、防水涂料等。消費者會有自己的一套“民間測試”法,但是否真的有效,請聽專家的解讀,希望能對消費者的選購會有所幫助。
大家對涂料的環保性及功能性越來越重視,目前許多內墻涂料品牌推出了“凈味”、“無添加”等概念,令消費者更是趨之若鶩;而防水涂料的性能更是事關生活的便利。它們的性能到底如何,某知名家居網站對性能做過一系列的測評,讓我們看看這樣的測評到底靠不靠譜。
民間測試1
為了顯示所演示的內墻涂料屬于環保且能達到“凈味”功能,測試人員將產品放在鼻下聞,并描述:“未有明顯氣味,湊近細聞,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清新宜人,毫無不適之感。”最后得出結論:“這項實驗說明該款產品凈味性能比較讓人滿意,能夠凈化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物質,讓空氣保持清新自然,既環保又健康。”
【官方解讀】
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副總經理湯躍慶介紹,內墻涂料沒有味道固然是好的,以免涂刷時給業主帶來不適感。但他也同時指出,這個實驗并不能說明該款涂料是環保、健康并能吸收甲醛等,而且產品對涂料“無味”的宣傳也有可能是在利用消費者的認識誤區。他指出,許多人認為產品有味就代表有問題,其實不然。內墻涂料的主成分是合成樹脂乳液,它本身散發的氣味對人體基本上沒有危害,是它本身的自然味道,而且會在涂刷后很快散發掉。
“產品宣傳凈味功能有兩種意義。”湯躍慶說,一是指產品本身沒味;二是指產品可以消除室內異味,去除其他有害物質,如甲醛、苯系物等。湯躍慶表示,單就凈味功能目前沒有對應標準,至于涂料的凈化功能,目前雖然可依據《JC/T1074—2008室內空氣凈化功能涂覆材料》標準對帶有吸收甲醛功能的墻漆進行檢測,但標準可操作性差,尚有技術問題。
不過他表示,墻漆吸收和分解甲醛還是可以實現的,目前業界一些科研技術力量雄厚企業生產的產品確實具有明顯凈化功能。不過這個性能要經過科學的試驗證實,光靠鼻子聞聞顯然是不夠的。另外,墻漆中還可能還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鼻子也聞不出來,所以以上測試所得出的結論并不可信。
民間測試2
測試人員將測試產品與另一品牌漆涂于一塊測試板的兩邊,待干燥后將番茄醬分別涂于兩種漆的漆面上,然后擦掉,觀察是否留下痕跡。實驗結果是測試產品沒有留下痕跡而對比產品有少量痕跡,并以此證明產品有優越的抗污性能。
【官方解讀】
湯躍慶指出,對內墻涂料的檢測中確實也會做類似的產品抗污試驗,但試驗條件是非常嚴格的。“對于污漬的種類和測試數量就有明確的要求,并不是自己隨便找一種污染物就能測試,而且還要在一定溫度下停留足夠的時間后才能去擦拭。”他認為,以上測試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民間測試3
測試人員用硬毛刷蘸水刷洗樣品漆面,刷后發現漆面基本沒什么磨損,以證明該產品有很好的耐洗刷性能。
【官方解讀】
湯躍慶介紹,在國家標準中也會要求做耐洗刷試驗,但實驗明顯要求高得多。在試驗室中,待涂有樣品的標準水泥板干后,將水泥板浸泡在溶有洗滌劑或肥皂水的池子中進行刷洗試驗,一般進行200次后再察看漆的耐刷洗情況。因此,以上測試明顯缺乏可信性。
民間測試4
以丙二醇(典型VOC)與氫氧化銅反應會生成藍色透明溶液的原理,測試人員對普通漆與樣品漆做了對比試驗,最終證明樣品漆中不含有丙二醇,而普通漆中含有,繼而得出該漆未人為添加VOC、甲醛、苯等的結論。
【官方解讀】
“這個實驗只能證明樣品漆中沒有丙二醇,但不能證明沒有其他種類的VOC。”湯躍慶指出,對身體有害的有機揮發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不是涂料的必然成分。另外,國家標準《GB18582—2008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墻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中也對VOC的揮發量有了明確的規定,只要是符合該標準要求的產品對人體健康安全都是有相對保障的。
民間測試
防水涂料1
將彈性防水涂料涂刷在硬紙板上,待干后揭下漆膜,然后用力拉扯漆膜,“在極端用力的情況下才拉斷邊緣”,以證明該產品的彈性和韌性極好,不容易斷裂而導致漏水。
【官方解讀】
湯躍慶表示,這個實驗應該是在驗證產品的彈性斷裂伸長率,國家標準是對其有相關規定的。正規的測試需要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堿性環境、高、低溫環境等,以便得出防水涂料在不同的、必然出現的使用環境下的彈性斷裂伸長率。例如,水泥是堿性的,防水涂料必然會與其接觸并受其影響,因此需在創造堿性環境進行測試。而在不同測試環境下對彈性斷裂伸長率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以上測試中,測試人員在室內環境下隨便用手拉扯并不能確實證明防水涂料這方面性能有多么優異。
【選購指導】
湯躍慶認為,帶有鑒定性質的產品測試應該交由公證且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來做,許多商家的測試都有作秀的嫌疑,消費者并非專業人士,對產品的相關知識了解有限,因此在購買產品時索要相應的檢測報告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另外,他指出,目前市場上內墻涂料質量總體上很好,而且各廠商的主要原料來源基本相同,配方也差異不大,因此只要選擇品牌產品,質量一般還是有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