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的荷蘭,層林盡染,秋意濃濃。10月28日,正在對荷蘭進行友好訪問的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冒著綿綿細雨,來到了位于海牙市郊的殼牌集團研發中心。
當地媒體評論,殼牌集團是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每天生產330萬桶石油當量,有9.3萬名雇員分布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研發中心擁有超過8000名技術人員,是掌控殼牌集團核心競爭技術的大本營。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專程到此訪問,意義非同一般。
集團執行董事布林德引領賈慶林來到一個酷似巨型船的模型前,這是殼牌正在建造的全球首個浮式液化天然氣設施。中心總經理波赫舍爾介紹說,該設施總長有488米,比4個足球場連起來還要長,滿載噸位達60萬噸,重量相當于6艘大型航空母艦,可以抵御強大的海上颶風。設施可以獨立完成天然氣開采和運輸的全部程序,在海上將開采出的天然氣液化存儲,裝船運至全球市場,有助于實現海上深水天然氣資源的經濟效益。
賈慶林一邊聽介紹,一邊饒有興趣地詢問道:“這艘大船造好后首先會用在哪里?”波赫舍爾說,我們計劃用于離澳大利亞陸地200千米的海上氣田,公司希望未來建設更多這種設施,并期待能與中國合作。
賈慶林說,中國希望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合作。他期望殼牌拿出最先進、最環保的技術同中方開展合作,打造中荷務實合作新亮點。
賈慶林在幾塊石頭標本前停下腳步。當他知道有一塊是來自中國陜西長北頁巖氣田后,親自拿起這塊石頭仔細端詳并不斷詢問。公司技術人員一一作了介紹,并表示中國長北的頁巖氣是一種比較難開采的非常規天然氣,而開采非常規天然氣是殼牌的強項,也是中荷兩國企業新能源合作的重點之一。
研發中心有近20名技術員工來自中國,賈慶林與大家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他對中國員工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還有許多地方沒有被勘探過,已經勘探過的地方也可能因為技術原因阻礙了發現。通過合作推動科技進步,就有可能找到過去發現不了的新油氣田。同時,資源開采也要不斷進步。殼牌開發的水平井技術就是一個解決中國煤層氣、頁巖氣等難開采資源利用問題的選項,這要依靠大家來推動合作,把科研成果介紹到中國去,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出力。
圖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聽取殼牌集團高級管理人員介紹研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