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6年的江蘇和時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從2008年開始涉足PBT纖維領域至今也只有3年光景。然而這家公司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自主創新的拼搏精神,在PBT樹脂切片和PBT特種纖維領域默默耕耘,研究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國產化纖維級PBT連續聚合、紡絲軟硬件成套技術,打破了國外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壁壘,采用該技術生產的PBT彈力絲在市場上受到熱捧,為我國差別化纖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PBT纖維,又稱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纖維,作為重要的聚酯纖維新品種之一,其制品具有極好的高彈恢復性和舒適的手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氨綸和錦綸。由于國內沒有自主技術,一直以來該產品被國外極少數公司所壟斷,賣價極高。
江蘇和時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員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在充分了解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和國內市場需求基礎上,針對纖維級PBT聚酯切片、PBT纖維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設備和技術,重點對萬噸級纖維級PBT聚酯切片連續聚合裝置、PBT纖維生產裝置及相應的聚合工藝、紡絲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開發了諸如三釜流程連續纖維級PBT聚合裝置、酯化縮聚優化工藝、直接酯化合成PBT副產物THF回收工藝及設備、纖維級PBT切片紡絲工藝的優化和專用紡絲組件。形成完備的萬噸級國產化PBT連續聚合和纖維生產工業化生產線,實現纖維級PBT切片和PBT纖維的穩定生產。
該項目研究開發的萬噸級國產化纖維級PBT連續聚合、紡絲軟硬件成套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1項發明專利, 6項實用新型專利,具有流程短、投資低、能耗低、環保等特點,填補了國內空白。該技術適用于高品質纖維級PBT切片和PBT纖維的工業化生產,生產工藝穩定,重現性好,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進口產品相比具有很好的價格優勢,自成果轉化投入生產以來已大量使用。截至2010年實現產值2.82億元,利稅4350萬元,出口創匯250萬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創新感言
“正是金融危機幫了我們的忙,促使我們尋找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如果不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唯有不斷自主創新,逐步積累經驗,才能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泉和動力,企業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 江蘇和時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瞿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