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由于污染氣體排放、污水排放等導致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并且在全球范圍內要求改善環境的呼聲也日趨高漲。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環保行業的投資力度,預期“十二五”期間國家環保投資將達到3萬億元。環保問題的解決首先要求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環境監測的目的是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環境規劃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據,是整個環境保護的基礎,環境監測儀器則是環境監測得以實施的主要工具。受國家對于環保的重視以及一系列產業政策的驅動,國內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嶄露頭角。
2011年5月,環保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評價辦法(試行)〉試點監測工作的通知》,在全國26個省份各選取一個城市,試點新增監測項目。新增內容就包括:PM2.5、一氧化碳、臭氧、鉛、苯并芘(一種致癌物)等。11月1日起,我國出臺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的環境保護行業標準,開始對PM2.5測定進行了規范。這意味著,隨著PM2.5等新指標的監測全面鋪開,全國3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600多個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將陸續安裝相關監測設備。
隨著即將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的建立,新晉的監測指標將會給不為人知的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帶來巨大商機。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作為環境減排數據的統計來源和檢測基礎,我國環境在線監測設備產品市場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2010年,我國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達90億元,2011年上半年,銷售規模近50億元,由于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具有顯著的季節性,下半年占銷售收入比重更重,中商情報網預計,2011年全年,環境監測設備銷售收入將達130億元左右。
目前,國內提供空氣質量檢測系統的生產企業僅十多家,龍頭企業先河環保和賽默飛世爾占據了約60%左右的市場份額,此外,產業鏈上還有一些無核心技術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靠貼牌或代理國外產品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中商情報網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顯示,未來隨著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全國范圍的不斷推進,國家環保領域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空氣質量監測設備企業將會引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整個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商情報網預計未來5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至少在30%以上,預計到2015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2011年10月,先河環保三季度季報顯示,2011年前3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凈利潤達2684.7萬元。先河環保曾研制出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很快便參加國家統一招標再銷售到全國。目前已成長為全國空氣檢測設備龍頭企業,隨著國家鼓勵在線監控系統的國產化,環境監控設備發展的突飛猛進,先河環保將迎來新一輪的高增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