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好奇心,記者來到位于阜新市太平區的阜礦集團原機電二廠西廠區。在生產車間內,破碎的石頭通過給料機輸送給一臺臺窯爐,幾名工人在窯爐下對輸出的細絲做著標記。工人史葉飛告訴記者:“這些玄武巖石頭經過熔化以后,通過內置設備能夠生產出玄武巖纖維,我們生產出的防火服和防火簾都是由它織成的。”令記者驚奇的是,一根棉線粗細的玄武巖纖維竟是由400根纖維絲擰成的。
一旁指導生產的總工程師湯云龍介紹:“玄武巖連續纖維產品是一種無機非金屬纖維材料。我們將玄武巖破碎后進行電熔化,再通過內置設備剝離出一根根7至13微米的纖維絲,然后通過集束器將它們捆扎在一起。這些纖維絲可以根據市場需要生產出玄武巖纖維(紡織)細紗、玄武巖纖維復合筋等產品,因為其具有較強的抗拉性和耐酸堿性,可在-260℃至700℃的溫度范圍內使用,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材料,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材料’。”
除了能做衣服,玄武巖連續纖維還可做瓦斯管道。“我們常用的鐵制瓦斯管道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很多人力,為避免摩擦產生火花,得十分小心。現在,用玄武巖纖維做的管道兩個人就能抬動,安裝也更加安全。”
據了解,阜礦集團從2007年開始著手研究、考察玄武巖纖維項目。兩年間,該集團利用海州礦露天開采的玄武巖為原料,與相關建材研究機構合作,悉心研制玄武巖纖維拉絲和深加工,獲得成功。目前已經安裝200孔生產爐6臺、400孔生產爐5臺,每年生產出7至13微米玄武巖纖維500噸。產品上市后,除了供應本地外,還遠銷國外。“去年我們的出口訂單是36噸,今年漲到70噸,市場前景很好。”湯云龍說。
目前,該廠正在研究新型自動化集束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運行成本。同時,作為阜新市精心打造和積極培育的重點接續替代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項目,玄武巖纖維項目對于阜礦集團加快發展非煤產業、打造新的支柱產業、增加經濟總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和促進阜新市經濟轉型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