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馬鞍山礦院高性能玻璃微珠產業化紀實
馬鞍山礦山研究院研制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
堅定不移謀創新
產品70%以上出口,國內外代理商紛紛催促請求代理權,讓國際行業巨頭上門主動尋求合作……僅用了短短兩年時間,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就創造了這個科研奇跡:憑著厚積薄發,一舉研制出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系列產品,迅速攪動了全球新型復合材料的格局,刮起了一股“中國旋風”。
讓中國企業用上中國的微珠
在高倍的電子顯微鏡下,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看上去是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空心小玻璃球。正是由于這種極小尺度下的獨特結構,空心玻璃微珠成為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途廣泛、性能優異的新型輕質材料。
今年7月26日,中國“蛟龍號”實現了最大下潛深度5057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而這艘外殼看起來很厚重的龐然大物,在空氣中重量卻不超過22噸,它正是由空心玻璃微珠和環氧樹脂構成的。不僅如此,由于空心玻璃微珠既具備隔熱保溫的特點,又具有吸聲功能,因而成為大飛機減重的首選。而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鍍上鎳鈷等金屬,不僅能減輕飛機重量,更能吸波隱形。
“蛟龍號”的主要材料正是由空心玻璃微珠和環氧樹脂構成的
小小的微珠成了上天入海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自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目前國際上能夠完全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空心玻璃微珠廠商主要是美國的3M公司。但美國對于空心玻璃微珠原材料的出口有嚴格限制。雖然國內有些單位耗資數千萬元引進國外生產技術和設備,試圖研發生產空心玻璃微珠,但由于缺乏關鍵技術,迄今國產微珠無論在質量性能,還是品種規格,都無法與國外產品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