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記者從哈醫大二院承辦的首屆黑龍江省醫師協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上獲悉,黑龍江省醫師協會急診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提出,黑龍江省應加強急診醫學診療能力,加強硬件建設,提升急診分級能力,規范急診診療標準。
據急診專業委員會主席、哈醫大二院急診科主任王新春介紹,目前全國醫院77%的急診醫學已經成為獨立科室,但僅有極少比例的急診科是自主性科室,絕大部分急診科沒有自己的病房,醫生、設備都設在各個專科。患者就診時,僅僅在急診“走過場”直接進入各專科,導致許多多發傷、復合型疾病、癥狀未明確的患者,難以得到有效確診和治療。
“不同地區經濟與醫療水平發展不均衡,各地急診科組織形式更是五花八門。”哈醫大二院急診科副主任陸瑩給記者舉了個例子,黑龍江省有特殊的患者需求,一到春夏季節,農藥中毒的患者特別多,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也不在少數,有的地方醫院每天甚至能接到10多個中毒患者,但相對的卻是當地急診科沒有血液灌流設備,有的醫院急診甚至連洗胃都做不了。另外,有些醫院急診無法治療外傷、中毒患者,有的醫院沒有重癥監護室,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更無法與大醫院相比。
據王新春主任介紹,黑龍江省除了幾家大醫院,絕大多數醫院急診只設門診,患者入院后直接進入各專科或ICU,急診醫生經常會面臨復雜病情難以判斷的情況,不準確的判斷就會造成病情延誤或者醫療的過度治療。針對我省的急診醫學發展現狀,本屆急診專業委員會提出,加強急診醫學診療能力,需要從軟硬件兩方面同時著手,一方面加強儀器設施和病房建設,使危重癥、復雜疾病患者可以留觀確診,或輕度疾病患者得到恰當治療;另一方面需加強急診人員培訓,提高急診分級能力,規范急診診療標準和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