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高棉價的推動下,我國化纖行業取得了大豐收,特別是聚酯產業更是進入了“黃金時代”。但是進入2011年以來,受棉價下跌、美國不斷推出的量化寬松政策、我國堅持緊縮的貨幣政策以及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等國內外宏觀政策和經濟的影響,化纖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的聚酯行業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作為聚酯主要原料的PTA在今年九月份告別了“暴利”時代,利潤空間也由“暴利”回歸理性。
經過一年多的黃金發展期,我國聚酯行業現狀如何?PTA在告別“暴利”時代后,聚酯行業原料供需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國聚酯行業發展趨勢又是什么?
針對這些問題,由中國化纖工業協會、中國化纖總公司主辦,中纖網、英國泰可榮全球化學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聚酯論壇于11月10~11日在上海召開。來自行業的領導、專家、企業負責人等150余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產能快速增長
在棉花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聚酯滌綸產業更是進入了“黃金期”, 滌綸產量由2005年的1271萬噸增至2513萬噸,增長了97.7%,年均增長14.6%,增速高出化纖全行業1.5個百分點。
去年,棉花價格的大幅波動,讓化纖行業“有機可乘”并得到很好的發展,特別是聚酯滌綸產業更是進入了“黃金期”。
在此背景下,去年我國聚酯滌綸產業產能產量快速增長,裝備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產品結構得到優化,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產業競爭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鄭俊林介紹說,2010年我國化纖產量為3090萬噸,比2005年增長了85.6%,年均增長13.1%。其中滌綸產量由1271萬噸增至2513萬噸,增長了97.7%,年均增長14.6%,增速高出化纖全行業1.5個百分點。滌綸產量已占化纖總產量的81.3%,比2005年提高5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我國成套聚酯裝備總投資為3億~ 3.5億元,大容量、高起點、低成本國產化聚酯工程,實現了規模效能化和短程化。隨著聚酯裝備技術進步的不斷推進,聚酯滌綸行業的利潤率也明顯提高。2010年,化纖行業利潤率達5.45%,比2005年提高3.65個百分點。其中聚酯滌綸行業的利潤率明顯提高了3.99個百分點,達到5.41%。
“雖然我國聚酯滌綸產業產能在去年增長比較快,但由于聚酯原料發展相對滯后,部分原料嚴重依賴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聚酯產業的發展。”鄭俊林表示,2010年我國進口合纖原料約1560萬噸,比2005年增長28.2%,年均增長5.1%。聚酯主要的原料PTA,國內產能發展較快,短缺矛盾得以較快緩解,進口依存度從2005年的54%下降至2009年的34%。但聚酯另一種原料MEG ,進口依存度卻居高難下。“十一五”期間,MEG進口依存度一直在70%以上,近幾年還呈現上升趨勢,2010年達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