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集群創新聚焦價值鏈
2011-11-28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產業用紡織品 集群創新 價格鏈
11月18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集群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紹興舉行。這是當地連續第三年承接產業用紡織品論壇,前兩屆聚焦細分應用領域,本屆將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勾連,為即將公布的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規劃充分預熱。兼顧理論高度和實踐意義,論壇邀請國內主要產業用集群負責人和東華大學等重點院校專家共同研討,并表彰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集群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選擇在紹興舉辦論壇的另一層原因是,在眼下數量稀少的產業用集群當中就有“中國非織造布名鎮”紹興縣夏履鎮的一席之地。所謂集群創新,正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與夏履鎮政府在年初商定的論壇總基調,旨在以集群典范和骨干企業的經驗帶動新一輪增長。
對于千呼萬喚的產業用“十二五”規劃,全程參與編制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在論壇上透露,其主要指導思想是解決“三多三少”,即:產品數量多,高檔品種少;生產企業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少;標準門類多,與應用領域使用規范銜接少。
作為行業發展的領先模式,目前僅有的7個產業用集群僅占行業總量不到10%,研發能力、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有待提升和突破。王偉表示,過去落實國家各項高新技術專項資金,采取發放到地方的方式。從明年起,中央將集中安排專項資金的發放和使用,特別是要把力量用在集群內企業的技術改造上,加大對生產服務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為強化論壇召開的時代感,激發創新熱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說:“近來好幾個國家的紡織協會不約而同地提到‘用紡織來感知國家實力’。當英國擁有4000萬棉紡錠、全球有7000萬錠時,英國稱霸世界100年;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當美國擁有7000萬棉紡錠、全球不到12000萬錠時,美國稱霸世界100年;現在中國擁有12000萬棉紡錠,超過世界總量50%,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且不論這種說法準確與否,中國紡織工業將掀開新的發展篇章不容置疑!
高勇認為,只要把產業用紡織品和紡織裝備做強,我國就可以稱為紡織強國,而目前我國這兩個領域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還有差距。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幾乎涵蓋了國民生活的全部領域,但集群的數量和種類與其地位極不相稱。在探討現有集群如何發展創新的同時,還應積極培養一批集群的后備力量。
綜合各方交流的精髓,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高度凝煉了集群創新的核心理念:“行業創新的最大障礙來自于認知、資源、動力、組織。當前大多數優秀企業是通過擴大產能、引進設備、創造規模效益在與對手競爭中獲得優勢;而基業常青的企業是尋求價值創新,并將新的需求釋放出來,使企業和買方都實現價值飛躍!
在他看來,創新是產業集群升級的本質特征,技術創新構成了產業集群升級的動力源泉。產業集群升級在更大范圍內表現為社會升級。對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現階段的升級,并不是要將集群內所有企業都改造為高新技術企業,而是將其發展為創新型集群。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