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大三維紡織增強材料為“神八”保駕護航
2011-11-3 來源:中廣網
關鍵詞:復合材料 三維紡織增強材料 天津工業大學
中廣網天津11月3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武冰潔)“神舟八號”飛船于今天凌晨與 “天宮一號”成功對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能力的航天大國。聽到這個好消息,負責其中關鍵部件材料研發任務的天津工業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感到無比激動、幸福和自豪,因為此項重大工程也凝結著他們的努力和智慧。“神八”關鍵部件復合材料采用的是該研究所研制的高技術含量的三維紡織增強材料,代表了中國先進的機械制造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水平。
據天津工業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陳利教授介紹,為了適應嚴酷的飛行環境和減輕結構重量,“神舟八號”飛船的結構材料選用了高性能復合材料,天津工業大學研制的三維紡織增強材料成為復合材料關鍵部件的首選增強骨架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燒蝕的優異的性能,同時減輕了結構重量,顯著提高了飛船的性能。
三維紡織增強材料具有高維自由度的可設計性,通過改變纖維細觀拓撲結構,可以在很寬的范圍內“量體設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以滿足特殊環境下的使用要求。到目前為止,三維紡織增強材料被認為是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抗燒蝕、抗熱震和抗蠕變等性能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實現飛行器熱結構一體化設計制造的技術關鍵,因而成為新一代飛行器研制的核心技術和重點發展領域。
天津工業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是國內最早開展多維紡織技術和先進紡織復合材料制造技術的研究單位。1990年成功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機械式三維編織機。1992年,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由計算機控制的大型三維編織機,可掛紗線4萬錠,目前為國內最大的編織設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先后發展了立體機織、多軸向針織、正交或斜交三向、Z向纖維增強等多種預成型織物制備技術,建成了國內唯一的集材料設計、多向編織、液體模塑成型、材料性能表征等為一體的先進紡織復合材料的研究開發平臺,承擔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配套研制任務,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已成功應用于我國探月衛星、宇宙飛船、運載火箭、遠程導彈及新型戰機等高技術領域。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