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工產品遠銷國外時,經常遇到進口國的“兩反兩保”調查,甚至被送上被告席。如何面對這些情況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有的企業考慮到訴訟往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采取息事寧人的方法;有的企業則積極應訴。到底應該采取哪種方法呢?本期,我們為您提供一個典型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作為全國最大的橡膠防焦劑企業,今天的山東陽谷華泰化工有限公司(簡稱陽谷華泰)已在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80多個國外客戶。其中,印度市場份額就占到公司有關產品銷售份額的1/4,而這得益于陽谷華泰7年前在一起反傾銷官司中的勝利。
2000年到2004年,伴隨中國入世的腳步,包括陽谷華泰在內的一批國內橡膠防焦劑企業陸續進入印度市場,并憑借物美價廉的產品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印度最大的橡膠防焦劑生產商NOCIL公司受到中國產品的沖擊,動用反傾銷官司打擊中國10余家相關企業。
2004年,印度商務部發起對中國防焦劑PVI、促進劑MBT、MBTS和CBS的反傾銷調查。
如果NOCIL公司打贏反傾銷官司,陽谷華泰將失去進入印度市場的最佳時機。這對陽谷華泰極為不利。涉案的其他多家企業放棄了應訴,但陽谷華泰和山東單縣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決定應訴。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今天不積極應訴,不僅NOCIL公司未來會不斷運用反傾銷武器,而且印度其他行業或企業也會紛紛效仿。
為打贏反傾銷官司,陽谷華泰迅速聘請中國及印度知名律師進行應訴。陽谷華泰在認真研究了印度關于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請標準和程序后,在代理律師的指導下,準備了大量翔實、準確的數據資料及證明文件,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到印度反傾銷局,掌握了主動權。
接下來,陽谷華泰以《WTO反傾銷規則》和印度相關的反傾銷規則為基礎,既配合印度反傾銷調查機關的實地檢查,又據理力爭,維護了自身權益。
在商會、應訴企業及代理律師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印度NOCIL公司在事實面前不得不以撤訴結束這場官司。這場勝利使陽谷華泰迅速擴大了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為成為世界最大的橡膠防焦劑生產商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