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責任心的名牌企業
如果說能夠在業內被眾多服裝品牌叫得出名字是實力的佐證,那么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清潔生產,時刻將后代環境放在心上的企業,就更是強者中的賢者。
2010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清潔生產先進企業)、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在這一系列獎項背后,是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和責任感。公司積極推進清潔化生產,先后通過WIT/CRR-3生態紡織品認證和GB/T2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并先后被評為“紹興市環境友好企業”、“紹興市花園式工廠”、“浙江省清潔生產階段性成果企業”。
“國家棉休閑印染產品開發基地”、淮北維科印染有限公司把清潔生產作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制的直接體現,不斷努力使得綜合能耗降了下來,得到了相關行業協會領導的高度評價。企業負責人十分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專門成立了節能減排攻關小組,實現了印染工藝的節能、降耗、減排、環保、增效的清潔生產,為印染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快轉型升級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加強上下游合作 未來雙贏
“目前國內面料和服裝的創新都還沒有做到位,我們希望能與服裝品牌有更直接、更有效的對接”,達利絲綢和上海鼎天紡織的負責人異口同聲的說。
鼎天紡織總經理柴方軍指出:“中國紡織服裝的發展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企業目前還在邯鄲學步,看到了紡織業的發展趨勢想創新,但因受制于人才或技術,沒有向前走的資金、實力與勇氣。我國紡織業應該向勁霸男裝學習,要請進來走出去,接軌于國際流行趨勢,發展定位自己的產品風格和市場,從而達到國際化。未來的紡織業一定是國際化的,不能簡單的模仿要有創新,形成集設計研發、創新于一體的紡織企業群。
時下面料和服裝企業的互動還相對較弱,目前的狀況是面料企業一味地跟隨日本、韓國,沒有與中國的服裝市場需求相結合,開發出與中國服裝發展趨勢相配合的面料;而現在服裝行業過分的追求款式,忽略了面料這一根本的元素。面料和服裝是水和魚的關系,面料是水、服裝是魚。沒有水,魚不能存活;只有水沒有魚,是一團死水。面料和服裝應該結成戰略聯盟,產生共鳴。服裝企業應該讓面料企業知道未來服裝流行趨勢,信息共享、資源互補,這樣面料企業才能開發出流行趨勢的面料。同時,面料企業應該讓服裝企業看到新型紗線和后整理技術在生產上的創新與進步,根據新的面料特性開發出引領時尚的款式、達到創新高效。這種合作戰略關系,一定是未來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否則肯定要被淘汰。”
受訪的多家基地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牽頭的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這一集體,旨在打造優質的中國流行面料供應商聯盟體系,正好彌補了上游面料企業與下游服裝企業聯動不足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