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3日,廣州石化乙烯加工量累計達到20.045萬噸,超過20萬噸的年度計劃,提前完成2011年度生產任務。2011年是廣州石化乙烯的大修年,為期35天的大修導致乙烯產量大大降低,上半年乙烯產量累計為8.8萬噸,僅完成計劃的44%。如需完成年度任務,下半年乙烯日均產量必須達到622噸。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廣州石化化工一部抓住大修后設備運行的最佳時機,認真執行生產優化方案,生產操作上要求“三個不一樣”(即原料不同不一樣,白天晚上不一樣,初期末期不一樣),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和操作紀律,不斷完善生產操作,優化工藝參數,將裝置投料負荷、裂解深度、加氫反應器的配氫量、精餾塔的回流比等關鍵參數進行動態調整。
8月19日,化工一部裂解爐成功投用第三臺輕石腦油,裂解裝置投料模式發生改變后,高附加值產品甲烷氫、乙烯、丙烯、碳四收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導致乙烯原料的硫含量大幅增加。化工一部多次組織專題會討論,并從生產、技術、設備、安全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通過優化廢堿氧化操作、降低廢堿氧化出水硫化物含量、適當控高廢堿氧化出水PH值等措施,有效緩解了原料高含硫給裝置運行帶來的影響。
為確保關鍵設備長周期運行,該部加大了對關鍵機組的特護力度,對裂解爐爐管每天進行一次測溫,組織開展“加熱爐熱效率勞動競賽”、“爐膛燃燒質量勞動競賽”等活動,及時解決裂解爐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故障,保證了裂解爐的長周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