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國內輪胎行業的科技創新平臺——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落戶三角,并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授牌。受丁玉華董事長委托,姜秀波高級副總裁代表公司參加授牌儀式并從國家發改委張曉強副主任手中接過了國家工程實驗室銅牌。這是三角集團公司繼2008年巨型工程子午胎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來,在科技平臺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國家工程實驗室是依托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設立的產學研一體化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針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需求而設立的產業創新平臺。其代表著科研實驗方面的行業最高水平和權威技術,可制定行業技術標準,設立產業準入的技術要求,原則上每個行業只設立一家,目前全國僅有100多家,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日趨加快,區域經濟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的壓力迅速增大,以創新為動力、以技術為引領的產業發展模式已成為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最佳途徑。
近年來,三角集團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積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相繼在巨型工程子午胎、新型煉膠技術、低碳高性能子午胎等多個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規模實力和研發能力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但與國際輪胎巨頭相比,我們在管理、技術、市場份額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科技創新平臺和機制建設較為落后。如何有效積聚優勢資源持續自主創新,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引領行業發展,攻占國際高端產品市場,參與全球角逐,成為公司國際化戰略發展的重要課題。2009年7月,三角集團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此后,在丁玉華董事長和公司決策層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特別是發展委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最終獲批。
三角集團有限公司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在公司中心實驗室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實驗室等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原有基礎設施和研發條件,通過對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大樓改造擴建,圍繞輪胎設計、工藝、制造和工程化技術開展輪胎等方面進行研究突破。成為集輪胎設計核心技術、輪胎先進制造工藝技術、輪胎配方設計、特種輪胎設計制造工程化技術、輪胎試驗檢驗與性能分析技術研究及工程化驗證等功能于一體的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科研平臺。項目建成后,將不斷增強我國輪胎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突破輪胎設計制造工藝及工程化的關鍵技術,提升輪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我國輪胎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起到帶動、示范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