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108.70美元每桶,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
【財新網】(記者 沈乎)受利比亞局勢影響,國際原油期貨21日出現暴漲。IPE(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108.70美元每桶,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
2月21日,IPE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超過5美元,漲幅超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首次破百,創造了147.50美元的歷史高位,2008年9月之后又逐漸回落到百元以下。
近來,由于突尼斯革命在中東及北非各國引發連鎖反應,油價不斷創造新高。1月31日,埃及動蕩初起之時,IPE布倫特原油自2008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同時,由于擔憂埃及動亂影響國際糧食供給,小麥期貨價格也于最近創下新高。
除突尼斯,埃及、也門、敘利亞、約旦、巴林和利比亞等國家均先后爆發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動蕩。但是不同于埃及較為和平的示威活動,利比亞和巴林兩國軍方均被報道使用暴力鎮壓抗議者,并引發社會騷亂。
19日,《紐約時報》報道利比亞軍隊向示威者開槍,導致至少140人死亡。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之子則于20日警告利比亞有可能爆發內戰。
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儲量,也是非洲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其原油儲量約占據世界總量的3.3%,而整個非洲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9.6%。能源巨頭如BASF、BP和Shell,以及中石油,都在利比亞開展業務。
據路透社21日報道,外國能源公司正在重新評估在利比亞的業務,位于利比亞Sirte盆地的Nafoora油田據稱已不再有石油流動。
北京時間2月21日下午,中國商務部稱中國在利多個項目遭到襲擊,人員受傷、財產受損,提醒擬赴利開展投資合作業務的企業密切關注當地局勢發展,近期暫緩派人赴利開展相關業務;建議在利沖突嚴重地區的企業及時向駐利使館報告情況,適時向安全地帶轉移。
一位自稱中鐵十一局駐利比亞首都的工作人員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目前公司的總體情況穩定,各分部都在積極動員,主動防備,但我們缺少淡水和食物等生活必備品,希望能得到幫助”。
另一位未透露單位的駐利工作人員在微博上聲稱局面嚴重,他發布了示威者用槍械攻擊中國營地并燒毀車輛的圖片。他還稱,中國公司駐地被搶,通訊中斷,,附近駐利中國人聚集在駐地,并在周圍修筑了簡單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