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油田”將突破高成本瓶頸
2011-2-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生物柴油 微藻制油
我國微藻能源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的科學基礎”上周末在浙江省嘉興科技城正式啟動。該項目有望突破微藻制油的高成本瓶頸,讓藻類替代農作物,成為生物柴油的重要來源,并為我國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擔綱主角。
該項目有十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參與,華東理工大學為依托單位,該校教授李元廣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
據計算,每培養1噸微藻,就需要消耗約2噸二氧化碳。李元廣教授表示,目前我國柴油的年消耗量為上億噸,如果全部用 “微藻油田”提供,約需要幾億噸微藻,在培養微藻過程中就能消耗掉近10億噸二氧化碳。“我國目前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70億噸左右,微藻制油能減排1/7左右,這個減排量相當可觀。
李元廣介紹,微藻能源技術成熟后,可將 “微藻油田”建在熱電廠、化工廠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的工廠旁,解決二氧化碳的點源排放問題。微藻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大量氮和磷,這正是造成湖泊、河水富營養化污染的“元兇”,“微藻油田”還能用于凈化工廠排放的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作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李元廣教授充滿了信心。他說,“973”項目將以推動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中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為目標,以能源微藻戶外大規模培養的實際條件為背景,研究從藻種選育到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系統構建過程中亟待解決的生物學及工程學方面的三個關鍵科學問題——能源微藻胞內代謝及油脂合成與積累的系統生物學機制、能源微藻規模化光自養培養的物質和能量轉化及環境調控規律和微藻能源規模化加工及系統集成優化原理。
李元廣表示,在5年時間內,項目團隊將開發出一個“微藻資源庫”,有望提供適合在我國不同地方、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的藻株。今后,各省市在建設“微藻油田”時,就可在資源庫中挑選合適的微藻品種。項目團隊會深入研究微藻產油的機理,力爭提高微藻產油的效率,降低成本。項目團隊還將建立一套中試系統,全面評估微藻制油的技術指標、經濟指標和環境指標。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