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似乎注定要成為非洲產油國——利比亞局勢緊張的最大贏家。
截至2月23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與倫敦布倫特(Brent)原油主力4月合約期貨價格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已上漲約7%,并分別達到兩年以來的最高點108.70美元/桶與98.48美元/桶。
但并不是所有參與買漲石油期貨的投資機構都會因此興奮——這場風波造成的油價高漲,隱藏著一場圍繞期貨移倉的套利與反套利的激烈博弈……
“移倉套利”大行其道
一邊是德國巴斯夫(BASF AG)旗下油氣開采分公司Wintershall表示正在關閉最高10萬桶/日的利比亞石油生產;一邊是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強調目前油價走勢動蕩將是短期情況,全球石油閑置產能為每日500萬-600萬桶。
但讓押注利比亞局勢動蕩而油價上漲的投資機構最心動的,則是利比亞東部部落Al-Zuwayya領導人的表態:“除非當局停止鎮壓抗議者,否則將切斷石油出口。”
這意味著利比亞約160萬桶原油日產能將面臨停產威脅。
本周以來,NYMEX與倫敦布倫特原油主力4月合約期貨價格分別大漲近7%,回應上述投資機構的“心動”。
然而,這或許只是一場圍繞原油期貨移倉進行套利博弈的序幕。
2月21日,美國期貨交易所場內交易由于“華盛頓總統日”假期休市,原油期貨交易的電子盤卻并不平靜。
以低于30日均值1/3的成交量,NYMEX原油4月合約便刷新今年以來的當日最大漲幅,當日大漲近5.6%至95.40美元/桶。
“在21日的電子盤走勢里,布倫特原油與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兩種基準原油的價差還在不斷刷新紀錄。”一位美國期貨公司交易員回憶 說,盤中上述兩種基準原油的價差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6美元/桶,導致全球原油交易商蜂擁回補“與布蘭特/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價差相關”的空頭倉位,鎖定難得 一見的“價差利潤”。
“這更像是套利資金刻意在制造類似套利空間,吸引更多資金推高油價。”他指出,在空頭回補潮的熱情推動下,盤中布倫特原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 的價差一度收窄至10美元/桶,但倫敦交易時間結束后,兩者價差又超過12美元/桶,反而吸引到更多資金追漲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
2月22日,NYMEX原油4月合約一度觸及兩年以來的新高98.48美元/桶。
“這對正在移倉的商品指數基金等投資機構,卻更像是一場災難。”上述期貨交易員意識到,油價飆漲的背后,被動移倉的投資機構將成為套利資金狙擊的真正目標。
在國際期貨交易市場,流行著“移倉套利”模式:即在某大宗商品合約到期交割期間,游資先拉高該品種下一個月度合約的價格,讓被動投資的商品指數基金等“高位接盤”,隨著商品價格開始回落,商品指數基金在移倉過程的投資虧損,多數轉化成套利資金的利潤。
“這回,套利資本又抓住了難得的機會。”一位商品投資型對沖基金經理表示,“周一美國交易市場休市,市場沒有足夠成交量,讓套利資金能以很小的 成交量制造創紀錄的油價,吸引游資推高油價,逼迫商品指數基金等期貨投資資金被迫高價買進4月合約;其次在原油期貨移倉時間,套利資金成功利用利比亞局勢 惡化,與近期美國中部地區煉油生產中斷引發該地區油價與全球原油市場脫鉤的價差意外擴大,成功隱藏自己實現移倉投機套利的行蹤。”
記者了解到,由于3月合約將在本周二到期,多數期貨投資資金移倉4月合約的最高峰恰巧出現在2月21-22日。
“22日布倫特與NYMEX原油4月合約價格都觸及兩年以來的新高,商品指數基金只能在高價位被動買進原油期貨,虧損風險相當高。”他表示。
畢竟,在多數投資銀行看來,目前油價高位震蕩只是“短期情況”。
高盛首席市場經濟師Dominic Wilson日前表示,以北非第三大產油國利比亞為代表性的北非反政府浪潮引起市場對全球石油輸出的恐慌,造成石油價格彈升;但這類社會動蕩事件除非對產 油國的石油產出、石油設備產生持續長期影響,否則油價的長期走勢不會改變。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則強調說:“沙特阿拉伯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他成 員國隨時準備應對供應中斷的局面。”
“利比亞緊張局勢惡化導致油價上漲,更像是個概念炒作。”新湖期貨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葉燕武向記者指出,“本周正逢主力移倉,美國交易所休市 以及布倫特/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價差擴大等多重特定因素集中出現,不排除有套利資金先利用利比亞緊張局勢推高油價,在原油期貨頭寸移倉過程尋找套利空間。”
截至發稿時,布倫特原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多數合約的價差已經降至5-7美元,基本處于合理價差區間。然而,過去三個交易日,多少期貨投資由于移倉遭遇套利資金狙擊,仍然是個未知數。
投行“厚”原油“薄”黃金 是巧合,還是意外?
本周全球油價大漲,讓投資銀行又一次“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當周,原油生產加工貿易商與對沖基金等資產管理公司在NYMEX原油期貨的凈多頭 頭寸分別勁減18311口與14762口(1口為1000桶),而以投資銀行為主的互換貿易商卻意外增加原油凈多頭頭寸達22765口。
如今,投資銀行的這筆投資已浮盈至少7%。
“大型投資銀行在全球都有分支機構,能比其他投資者更早更全面地洞察到利比亞緊張局勢的惡化程度,并提前布局買漲石油期貨。”上述商品投資類對沖基金經理解釋說。
對原油期貨的熱情,甚至讓部分投資銀行割舍對黃金的“偏愛”。截至2月15日當周,投資銀行在黃金空頭頭寸增加6171口(1口為100金衡盎司)。
一家美國期貨經紀商向記者證實,“2月15日當周,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資銀行平倉部分黃金多頭頭寸套現現金,轉而買漲原油期貨合約”,由他經手的投資銀行“轉向原油期貨”資金額度則約在3億-5億美元。
“就近期利比亞風波越演越烈而言,投資銀行認為買漲石油期貨的邊際收益應高于黃金。”東證期貨分析師陸兼勤表示,“投資銀行自營部門通常都滿倉操作,也需要不斷更新期貨投資品種與資金尋求更高收益。”
投資銀行“厚”原油“薄”黃金的選擇,目前算是成功的。本周以來,COMEX黃金4月合約漲幅約在1.2%,遠遠落后于原油期貨漲幅。
但是,投資銀行坐享油價高漲收益,也有客戶的一份“功勞”。
記者了解到,投資銀行通常會與投行客戶們進行對手盤交易,例如客戶要求買漲石油期貨時,投資銀行則以“看空”進行對賭,并在場外簽訂一系列原油 衍生品投資合同;同時投資銀行為了避免對賭失敗,則在期貨交易所反向買漲原油期貨,以對沖自身與客戶簽訂的“賣空原油協議”虧損風險。
“目前和投資銀行簽訂類似對賭協議的,主要是原油加工企業或大型貿易商,且基于利比亞緊張局勢而看漲油價為主。”一家美國投資銀行期貨經紀商告 訴記者,“一旦利比亞局勢出現極端情況導致原油供應不足,他們渴望通過這類帶有對賭性質的合同,優先確保足夠的原油供應量用于貿易與生產。”
除了利用對沖對賭協議看漲原油期貨鎖定高收益,投資銀行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記者發現,截至2月15日當周,以投資銀行為主的互換交易商在原油期貨的套利頭寸猛增14906口。“這表明投資銀行在買漲原油期貨同時,也鎖定沽空獲利的區間。”上述美國期貨經紀商表示,“投資銀行相信利比亞緊張局勢所引發的原油期貨價格高漲,只是短期現象。”
高盛的Dominic Wilson表示,自2月11日計算,未來6個月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應為每桶103美元;未來12個月則達到105.5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