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屢創天價、中國對歐美CPL課征反傾銷稅,加上兩岸ECFA今年起正式生效,臺灣聚酯加工絲輸往大陸關稅降為零,對聚酯加工絲廠商來說,今年“天時、地利、人和”條件齊備,上半年的“有感復蘇”在各產業中最旺,預估農歷年后聚酯加工絲報價漲幅更大。
而中國商務部在元月下旬公告,針對歐盟與美國進口CPL開征反傾銷稅,而CPL為尼龍粒為主要原料,隨中國人民平均所得攀升,中國市場對尼龍需求今年將超過100萬公噸,但中國自給率卻不到50%,大多需仰賴進口,而因地緣關系,加上產品質量優良,且對歐美原料課征反傾銷稅后,臺灣產品更具競爭力。
另外兩岸ECFA自今年起正式生效,臺灣聚酯加工絲產品輸往大陸,關稅由5%降為零,且部分在大陸投資設廠的臺商,因人民幣升值、大陸工資節節高漲,紡織業也開始回流臺灣,對臺灣的紡織產業來說,屬于長線利多,且仍以上游族群受惠較多。
預估今年上半年全球棉花供需仍然吃緊,至少得等到今年7月進入收成期后,才有紓緩的可能,聚酯加工絲產品,面對大陸市場需求持續增溫,且原料價格也持續攀高,成本可望順利轉嫁,農歷年后將掀起另一波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