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經過前期市場調查,紹彈化纖發現大唐生產環保滌綸長絲是一個空白,就于8月份決定新上項目。項目分3期實施,總投資近3億元,新上18至20條生產線,屆時年產值可達15億元以上。當年10月,一期投資7040萬元、年產9000噸滌綸長絲技改項目通過審批。
其實,樓近龍早就想轉型,只是在等待時機。他說,生產彈簧雖然穩定,但產值做不大。一條丙綸生產線投資只要10多萬到幾十萬元,技術要求不高,家庭作坊也能生產,競爭激烈,利潤很薄。而生產滌綸長絲,投資動輒近億元,沒有一定實力不行。最重要的是,新項目生產的環保滌綸長絲無需印染,不但免去了高溫高壓染色帶來的污水處理和環境污染,而且產品色澤鮮艷,永不褪色。
是易地新建,還是“騰籠換鳥”?樓近龍反復考慮過。他說,新征土地重建,廠房可以造得漂亮氣派,但是現在土地資源十分緊張,一時半會又沒有合適的地塊,再說新建廠房會增加投資壓力,項目審批和建設周期較長,等不及了。
紹彈化纖新產品還沒有生產,部分客戶已經下單。紹彈化纖原來生產丙綸、棉紗、萊卡等針紡織原料,出口東南亞、中東和歐美等地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地居民越來越青睞環保服裝,不需要印染的環保色紡紗需求越來越大,多位客商在進貨時問紹彈化纖有沒有環保色紡紗。
為滿足新項目生產需求,紹彈化纖廠區“螺螄殼里做起了道場”,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樓近龍指著施工現場對記者說,一幢6層老廠房正在改造,另一幢6層新廠房正在新建,其他原來的一二層廠房將推倒重來,建造多層廠房,向天空要空間。一期項目新上6條生產線,目前正在安裝設備,計劃5月份投產。樓近龍說,二期規劃已經完成,一期投產后,二期就會立刻動工。
樓近龍現在把辦廠的重擔正慢慢壓給下一代,女兒和女婿是博士生,兒子是留英碩士,他們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直接和國外客戶溝通,外銷業務全部都是由他們接洽。樓近龍說,這一優勢是其他許多企業都無法比擬的,也是他下決心上新項目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