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大增日元匯率反彈
災后重建過程將令國際市場上大量日元回流國內,日元需求大增,導致日元匯率出現反彈。
11日當天,日元對美元和瑞士法郎匯率分別上漲約1.5%和1%。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日本政府和企業大量回收日元,日元未來行情雖會有所波動,但總體將維持漲勢。
美國國債受到冷落。當天,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前一交易日的3.37%升至3.40%。原因除了投資者采取獲利回吐操作外,還在于市場擔心日本受地震影響將減少對美國國債的需求。目前,日本是美國國債的第三大持有者。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災后需要大量重建資金,因此可能沒有能力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業界分析
日本地震發生后,多家新聞媒體及經濟學家就此次災難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發表了看法。有觀點認為,地震后的重建將令日本不堪重負,也有觀點認為地震對日本經濟影響不大。
觀點1 最壞的時間發生的最壞的事
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昨日表示,日本地震是該國在“最壞的時間發生的最壞的事”。魯比尼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稱,地震過后日本將需要進行財政刺激來重建經濟,但是日本已經背負了高額的預算赤字和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問題,地震后的重建將令日本不堪重負。
日本野村證券公司駐香港經濟學家RobertSubbaraman表示,日本地震給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擺脫通貨緊縮壓力的日本經濟造成重創,而日本政府已經幾乎沒有為災后重建籌集資金的空間。
從歷史上看,1995年1月發生的阪神大地震對公共和私營領域造成的損失共計13萬億日元。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本財政年度還剩余大約2000億日元的緊急資金,而下一財年此項預算為3500億日元。
觀點2 對全球經濟增長影響不大
路透社援引美洲開發銀行的研究報告稱,只有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才會對經濟帶來較大的影響。所謂“最嚴重”,是指造成每一百萬人中死亡人數超過233人的自然災害。
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像日本這種大的經濟體,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能夠被政府和個人保險所承擔,所以對政府財政和日本的主權評級不會帶來影響。
《華爾街日報》援引IHS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納瑞蒙·貝爾拉夫什的觀點稱,地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大。他認為災后重建雖然會為日本帶來更多的財政負擔,但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克服。他預計將重建因素考慮進去后,日本今年的通脹率將從此前的1.2%下降0.2個百分點,但對全球經濟影響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