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潛力巨大
玻璃纖維作為現代復合材料的最主要增強基材,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我國玻纖工業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據統計,2001~2008年間,國內玻纖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近30%。中國企業的累積市場份額在2002至2008年間增加了23個百分點,2008年達到36%,中國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
同時由于玻璃纖維替代性強的特性使其應用領域十分廣闊,可廣泛用于建筑建材、電子電器、軌道交通等傳統工業領域及航天航空、風力發電、海洋工程等新興領域。
2009年12月,美國權威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了《全球玻璃纖維市場2010~2015年:供應、需求和機會分析報告》。該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價值將突破84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幾年,玻纖的需求將大幅增長;玻纖復合材料市場消費總量在未來幾年將保持強勁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3%。
目前,國際上玻纖應用品種已達5000多種、60000多個規格用途,品種與規格以每年平均增長1000~1500種的速度迅猛發展;而我國玻纖應用品種規格尚不足10000種,與國外相比差距明顯,尤其在高端玻纖制品及復合材料領域供給嚴重不足,市場潛力巨大。
技術優勢突出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國內先進技術,集成推動自身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多年持續創新,公司已掌握一系列玻纖制品及玻纖復合材料先進生產工藝及核心技術,成功研制出多個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新技術產品。公司2005年、2007年、2009年連續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被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協會認定為“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2010年被認定為省企業技術中心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從玻纖生產、玻纖制品深加工到玻纖復合材料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的玻纖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無紡玻纖制品綜合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少數能制造高端玻纖氈制品并不斷進行制品深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得益于產業鏈完整,公司能夠按照產品需求調節上游產品性能,提高玻纖產品質量,減少玻纖制品生產工序,降低生產、包裝與運輸成本,減少產品開發周期,從而取得市場領先地位。此外,公司可以通過產業鏈轉移生產成本,產業鏈上每一道產品均可對外銷售,保證公司盈利最大化,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針對國內玻纖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普遍的競爭特點,公司采取了差異化產品、營銷與服務措施,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生產出在性能上、質量上優于市場上現有水平的產品;在營銷與服務方面,通過合理地選擇銷售區域、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售后服務,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樹立起“常海”知名品牌形象。
募投項目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次募投項目是在公司現有玻纖制品及玻纖復合材料業務基礎上的技術改造和產能擴大,具體而言:在自有技術裝備基礎上,通過引進國外關鍵裝備,擴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濕法薄氈生產線和短切氈生產線;同時,對現有短切氈生產線和復合隔板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募投項目的實施旨在提高公司玻纖制品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擴大產能與提升產品檔次并舉,進一步優化現有業務格局,逐步建成世界先進水平的玻纖氈基地。在產品方案的確定上,利用已有濕法薄氈、短切氈、復合隔板的良好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能、提升市場占有率;在此基礎上,延伸特色產品的產業鏈,為玻纖增強石膏板用涂層氈等提供高質量薄氈,強化公司在玻纖制品及玻纖復合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