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平方米廠房、4個倉庫、800多噸“原材料”、19名工人、1條生產線……近日,福建省工商局同安經濟檢查大隊和同安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聯合執法,端掉了位于該區洪塘鎮的一個鈦白粉的制假窩點,查封原材料貨值1200萬元,扣押假冒產品貨值80萬元,控制制假負責人4名。據執法人員初步估計,該案涉案金額或將破億元,是廈門市化工制假“第一案”。
面對查處若無其事
本月15日,福建省工商局同安經濟檢查大隊接到線報稱,同安區洪塘鎮蘇厝村有一個可疑倉庫,倉庫內時常機器轟鳴,有可能是制假窩點。工商人員經過初步摸底后,于次日聯合同安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共10多名執法人員,對這個場所進行了沖擊。
執法人員在蘇厝工業區的現場看到,這個簡易的鐵皮搭蓋,門口懸掛著“鈦白粉倉庫”鋁牌,內部有4間倉庫,倉庫內層層疊疊堆放著大量的鈦白粉,現場有一條生產線。
據同安工商檢查大隊大隊長陳俊杰介紹,執法人員沖擊現場時,19名工人正在進行生產加工,只見他們將一袋袋包裝好的鈦白粉拆包后,倒進生產線中,最后再用其他包裝的袋子進行封裝,“完全若無其事”。
偽造多個品牌產品
經過檢查,執法人員發現,工人正將廣西某品牌的鈦白粉改包成“泰奧華”,利用低價鈦白粉進行生產加工,再翻包到價格較高的“名牌”鈦白粉包裝袋里進行銷售。這無疑是一個制假窩點。
據工商人員介紹,這個窩點屬于島內的某工貿公司,該公司接到訂單后,利用傳真與窩點聯系,由廠長組織指揮生產。不過這些工人乃至廠長、倉管都是來自外地的農民工,他們對于自己所從事的生產加工是否違法一概不知。
經調查,該工貿公司有營業執照,但僅限批發、零售、加工化工品的貿易,暗地里卻進行制假販假的活動。涉嫌制作“泰奧華”、“TiONA”、“TRONOX”等幾十種品種鈦白粉。
據介紹,該窩點生產加工出來的產品銷售至江西、廣東等地,價格比較低。如正宗的“泰奧華”為1.8萬/噸,這個制假窩點“生產”出來的“泰奧華”僅1.5萬/噸。
涉案金額可能破億
這個窩點面積約有4000平方米,由于涉嫌無照生產經營及商標侵權,執法人員共查獲內部4個倉庫存放著的800噸原材料和數十噸假冒產品,價值約1300萬元。
據陳俊杰介紹,通過查閱該工貿公司的賬本后,他們初步估計,此案涉案金額可能破億,目前還在進一步核算中,這將是廈門化工假冒“第一案”。昨日,工商人員已趕往甘肅等地,對受害公司進行進一步的走訪。
據悉,案發后該工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制假窩點的“廠長”及倉管等4人已被依法刑拘,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