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課題針對傳統棉紡設備勞動生產率不高、工人勞動強度大、車間管理和質量監控以人工為主的現狀,采用自動檢測、自動控制和網絡集成等高新技術,在轉杯紡的接頭落筒機械手、寬幅大錫林梳棉機、自動生頭精梳機、全數字短片段自調勻整并條機、全自動落紗粗紗機、精確電子牽伸的細紗機、采用全新紗路的細絡聯型絡筒機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創新。課題中的異性纖維分檢機、高產梳棉機、自動落紗粗紗機、集體落紗細紗機和細絡聯型自動絡筒機均已投入批量生產。
該課題與“十五”紡織機械技術水平相比,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節能降耗效果明顯,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廣應用前景。課題建成的棉紡萬錠生產示范線實現了生產工藝參數的在線監測與控制,萬錠用工30人以下。同時,課題在節能降耗上也有所突破,研發了多項節能新技術,經萬錠生產示范線測定,降低能耗達10%左右。課題執行期間,已授權專利97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79項。
“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和現代自動、連續化棉紡萬錠生產示范線”課題的應用為提高整個紡織工業產品技術水平和調整產品結構提供了基礎條件,為紡織工業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