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CTA中國紡織及成衣》及“雅式紡織中文網”
楊朝煜:湖北省紡織工程學會高級工程師楊朝煜
CTA:中國要大力發展的新材料產業主要指哪些產業?與紡織產業有何關聯?
楊朝煜: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新材料產業將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
在這些國家大力發展的新材料中,大部分與紡織行業相關,這為紡織工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CTA:中國紡織業在新材料開發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楊朝煜:碳纖維、芳綸1313、芳砜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纖維以及竹漿纖維、麻漿纖維等生物質纖維已實現產業化生產,正在進一步開發系列品種,擴大應用,多數技術及產品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芳綸1414、新型溶劑法纖維素纖維已取得中試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產業化生產技術正處于研究階段。
新型聚酯PTT樹脂合成已突破中試實驗,纖維生產加工及產品開發實現產業化生產。
CTA:在應用方面,有哪些新成就?
楊朝煜:國產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鐵路建設工程中應用,成功解決了高原地質裂縫、凍土隔斷、保溫、防滲等系列難題。
采用芳綸、聚苯硫醚等高性能纖維研制的環保過濾材料不但可將火力發電污染粉塵排放截留效率提高5倍以上,還可在廢渣中分離回收珍貴的稀有金屬,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輕質高強的高性能復合材料滿足了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的需求,在制造業中逐步替代部分傳統鋼材,促進了低碳發展。
病毒阻隔精度高的一次性手術服、口罩等醫療用產品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機率,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嬰兒和老年人一次性尿布(褲)、婦女衛生巾、擦拭布、濕巾等衛生用產品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CTA:你如何看待新材料研發在“十二五”規劃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
楊朝煜:在未來五年,中國紡織工業在“十二五”紡織科技發展規劃中,提出了紡織行業科技進步的七項重點任務,前三條都是重視新材料的研發和制造。
CTA:你認為中國在新材料研發的進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楊朝煜:除了紡織工業以外,其它行業對于新材料的開發與研究都在啟動。與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比,新材料產業比較“散”,子行業眾多。
在中國的產業發展中,有一個明顯特點:在同一領域里,重復水平、重復建設的比較多。但真正領軍的大型產業,技術上具有優勢的企業比較少,新材料產業整體上正面臨這樣的局面。這需要國家的政策導向,科學發展、資源優化,防止熱錢大量進入,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十二五”科技進步重點任務中涉及新材料研發的部分
1、開展基礎研究,加強纖維材料加工、紡紗織造加工、印染加工、智能紡織品、服裝家紡文化及紡織機械制造等重點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究,為行業自主創新提供理論指導及源動力。
2、加強紡織纖維材料的研發與創新,開發一批高性能有機化學合成纖維工程材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力發展超仿真及各種功能性纖維,采用動物、植物、礦物、天然等生化原料,開發生物質纖維,提高紡織循環經濟水平;重點解決天然纖維原料供給不足的矛盾,為紡織面料及制品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3、加強新型紡紗、新型織造、特種織造、寬重型織物織造等工藝技術及設備的研究開發;加快高機號及成型織造、經緯編雙層和多層復合織造、提花織造等針織技術,非織造及復合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應用;加大印染高效短流程前處理技術、無水少水印染技術及功能性后整理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力度;大力發展技術性紡織品、個性化紡織品、功能性紡織品、綠色環保紡織品和智能化紡織品等高附加值紡織產品,進一步提高中國紡織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