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宇輪胎集團為了減少輪胎產量,今年特意將工人的春節假期從以往的一周,延長到了10天,而其同行有的甚至放假15到20天之多。“這都是天然橡膠(下稱“天膠”)價格大漲導致的。”金宇輪胎一位管理層楊先生透露。
去年6月至今,上海期交所1105品種的天膠價格已從原先的2.4萬元/噸暴漲到了4.3萬元/噸以上,盡管近期回落到了近3.9萬元,但輪胎企業仍心慌不已。部分公司稱,如果天膠價格繼續大漲的話,公司很有可能虧損。
天膠價格震蕩
中策橡膠副總經理葛國榮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今年2月初,天膠價格大幅攀升到了4萬元/噸以上,在他的記憶中,這是歷史之最。
2009年11月到2010年8月,天膠價格一直在每噸2.1萬元到2.5萬元之間徘徊,2月初被大幅拉升到了4.3萬元/噸,假設以2.5萬元/噸為底價來看,1年內天膠最高漲幅為72%。
中投證券研究員芮定坤向記者表示,雖然去年云南等主要國內天然橡膠產地出現干旱氣候,印尼及泰國等一線產區也陰雨連綿,導致天膠產量下降,但從全球市場看,國際天膠的供應量并沒有很大缺口,天膠價格的上揚主要是由于投機資金的炒作,以及其他國際大宗商品上漲所帶來的影響。
金宇輪胎的楊先生就表示,全球天膠需求量估計在1000萬噸左右,實際缺口約5%到7%。“但長期以來天膠價格一直在震蕩,我們也不敢說它在短期內會大幅回落。”
讓人稍感欣慰的是,上海期交所1105天膠價格已經從2月初的4.2萬元/噸下探到了近期的3.9萬元/噸,至少部分企業的采購成本能有所降低。
企業提價應對
“作為企業,我們肯定不會囤天然橡膠。”葛國榮強調,公司每年需要30萬噸天膠,平均一個月就是3萬噸,“假設天膠價格在4萬元/噸的話,其采購支出一個月就是12億元,我們哪有那么多資金一次性買斷?此外,天膠價格波瀾起伏,誰也不敢去囤積,風險實在太大了。所以我們是按需購買。”
楊先生也表示,現在天膠價格雖回落,但企業更不敢大量儲備,“如果膠價大跌,那企業豈不是虧得很慘?”
對輪胎企業而言,天然橡膠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它直接決定企業的盈利狀況。葛國榮表示,天膠成本大概占企業成本的40%,目前處于虧損邊緣。風神股份和佳通輪胎相關人士則告訴記者,天膠占成本比例為50%左右。
很多輪胎企業對于天膠價格的波動,有些手足無措。
山東一家輪胎企業內部人士告訴本報,幾乎全部使用天膠作為原材料的全鋼子午線卡、客車輪胎,從今年1月至今共提價3次,總計漲幅為8%到15%。而春節后該公司出產的一款面包車用小型輪胎(13寸)漲價幅度約是20%。他說:“去年山東當地輪胎價格漲幅約20%到25%,這樣算來,漲幅最高的輪胎品種估計在1年零2個月中上漲了40%。而且提價總計40%的產品占企業產品銷售額的極少部分,大部分輪胎提價幅度在30%左右。從這種漲幅看,遠遠不敵天膠價格上漲幅度。”
佳通輪胎的一位內部人士稱:“要想減少天膠對輪胎成本的影響,得依靠技術發展,改變天然及合成橡膠的比例,但這個可能需要3~5年時間。”金宇輪胎在制造半鋼子午線轎車輪胎時就盡量使用了合成膠。
葛國榮則對記者表示:“最近進口了一些自動化設備比如成型機等,長遠而言這將有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部分平抑天膠漲價帶來的影響。”
上述山東輪胎企業的內部人士則表示,希望國內能定期公布天膠供應量和需求量數據,以穩定市場,此外也期待政府能取消天膠進口關稅。“以前國家制定天膠關稅目的之一,在于保護中國膠農。因為進口天膠價格一高,中國同類產品就有優勢了。但中國天膠產量其實并不多,且中國天膠價格也跟國際價格走。”他估計全國天膠總需求在300萬噸左右,進口和國產比例為4:1。